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市场监管部门半年工作盘点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23日 A1版)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时期关键之年。
  回首上半年,我国经济克服多重压力和困难挑战,GDP同比增长2.5%,呈现长期稳定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和大趋势。截至6月底,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61亿户,比2021年底增长4.3%,展示了我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与活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强调“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国、三个监管、四个安全”的工作着力点,部署开展“抓学习、抓调研、抓落实”专项活动。全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奋力书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市场监管事业如何走、怎样干?在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系统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工作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形势,详细筹划重点任务,抓中心、谋大局,坚信念、定方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稳市场:“统一”“规范”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市场主体发展,指出“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回顾近年发展,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底气,来自超大规模市场的有力支撑。全国1.61亿户市场主体,囊括了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所有经济体,覆盖了参与GDP创造的所有经济单元以及国民经济的“主动脉”“微血管”,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了根基,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印发,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在总局统筹推动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一手抓好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一手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全面理顺市场监管队伍和监管链条,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市场”,创造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大幅提升了监管效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出台并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首次全面统一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各地通过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等措施,实现市场准入更加高效、产品准入更加便捷。
  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反垄断法完成首次修订并自8月1日起施行,报请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并由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第一次形成公平竞争顶层政策框架,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有效实施;推进监管机制创新,加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不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稳妥推进平台经济秩序常态化监管,扎实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针对当前市场主体遭遇的难点痛点堵点,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稳经济保市场主体,综合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全力助企纾困解难,推动复工复产复商。
  从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惠百城助万企”活动,到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歇业制度、健全个体工商户服务保障体系、发挥“小个专”党建促发展作用,市场监管各领域的“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了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为经济发展留住“青山”。
促发展:扎实建设“两个强国”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用“匠心”打造“中国精品”,用“创新”助推“中国创造”,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质量是一切发展的牢固基石。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细化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深化标准化改革,规范认证检测市场秩序,有力支撑我国产业发展和市场体系规范运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半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不断强化,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审查提质增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转化机制,试点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创新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市场创新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坚持质量优先,坚持创新驱动,为当前“爬坡过坎”提供了强大助力。
  截至2021年底,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6年达到93%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5位提升至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在今年7月举行的首届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颁奖仪式上,中国成为全球奖获奖企业最多的国家。
抓监管:铁拳出击守护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到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规范盲盒经营活动,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击出一连串“组合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市场发展新特点、新问题,加快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力推进综合监管,在强化民生领域监管保障的同时,加大违法广告和消费欺诈查办力度,全力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机制,有效维护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秩序。
  北京查办假冒全聚德烤鸭案、江苏无锡查办未经检验检疫冻品系列案……以“小切口”贴近“大民生”,一系列案件的查处让违法者付出了沉重代价,市场监管“牙齿”更坚硬、更有力。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创新监管理念和手段,统筹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坚持以法治为根本、以信用为基础、以智慧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基础性制度、构建常态化机制、搭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三个监管”相互支撑、紧密配合、协同发力,确保市场监管跟得上、接得住。
  消费环境的放心舒心,营商环境的优质高效,还有食品药品安全、商家公平竞争……这些民心所念、民生所系的关注热点,随着统一、高效、规范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得到全方位、全链条的保障。
护安全:严守底线毫不放松
  安全始终是民生所系、民心所向。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关系群众健康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坚守安全底线必须严字当头,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长期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三品一特”,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探索建立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让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落到实处。
  近半年来,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保障取得显著成效。各地持续推进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疫苗质量全程监管,严厉打击疫情防控用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市场监管系统积极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工具,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需求,加强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工具运用、体系创建,推动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迈进。
  构建统一大市场、推进“两个强国”建设、抓好“三个监管”、牢牢守护“四个安全”,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不断拓展、持续深化。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全系统必将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方向,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李 晶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