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称中国商事登记改革取得显著成果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30日 A1版)

  本报讯 (记者 王国明)8月29日17时21分,世界银行在其中文版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中国商事登记改革:成果与下一步》。文章称,2013年以来,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显著增加。2013年底,中国有6100万个这样的市场主体,8年后,也就是2021年,市场主体的数量达到了1.54亿。同期,每年登记的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从约1100万增加到2500万。
  文章称,新设企业数量的增加是随着不断推进商事登记的时间和成本的改革而发生的。2013年,注册登记一个新的企业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如今,像北京这样的主要城市已经可以做到在数小时内完成一个新设企业的注册。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关于中国商事登记改革的报告详细描述了这一改革过程。
  201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商事制度改革。这个跨越多年的全国性改革举措,旨在优化商事登记的流程,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主要特点包括:使用全国统一的企业识别码,放宽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等开办企业要求,简化或取消企业登记注册前必须取得特定涉企经营许可的相关要求,通过收集、分享和公开企业的社会信用信息来建立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开办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加强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调。
  这一成功的商事登记改革故事是战略规划和不断试验学习相结合的结果。多年来,改革分阶段进行,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以及动态调整来不断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大多数改革最初是在选定的部分城市或自由贸易区进行试点,之后再在更大范围内或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这种方法在根据中国国情调整、借鉴良好的国际实践中非常有益。
  中国为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和制度调整。中国通过了新的(或修订了)相关法规,并在省级和地方层面制定了更详细的补充法规和指导方针。在部委和地方等各层级都成立了跨机构协调小组,以支持改革。中央和地方牵头相关商事制度改革的职能部门(工商局)也改组为职能更加全面的新机构(市场监管局)。
  数字解决方案也是促进企业数据收集、共享以及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推动力。在过去20年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服务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一直在持续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和企业登记一站式服务。此外,中央政府还建立了多个国家级企业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用以支持企业注册和经营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发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可获得性并促进了数据共享。
  文章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是在同期GDP增长率逐渐放缓的背景下发生的。
  文章还称,中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要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仍面临挑战。首先,尽管有所改进,但跨机构协调和数据共享仍然是一个难题。其次,在建立基于企业社会信用信息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方面,中国面临着严峻形势。再其次,信息公开对于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改革过程中的公信度很重要。最后,中国政府需要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中国应在2014年以来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改革并不断改进。中国这一持续的改革进程也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