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 (记者 李 春)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为80.61分(百分制),得分创历史新高。
自2012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10年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样本收集,调查对象涵盖知识产权权利人、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三类群体,评价体系包括法律政策、执法保护、机制建设、意识培养、保护效果5项一级指标。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全社会对法律政策一级指标的满意度最高,得分达到83.26分;全社会对执法保护的满意度得分从调查初期的58.45分大幅提高到2021年的80.95分。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总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每年印发执法稽查工作要点对知识产权执法作出部署。2021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商标、专利等领域违法案件5万余件。总局还结合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严厉打击知名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定期曝光典型案件,同时将社会关注的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列入执法重点。
该负责人表示,总局在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中注重强化重点领域执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1年5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的指导意见》,健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完善涉外地理标志保护机制,加强违法线索、监管标准、保护信息的互联互通,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2021年10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组织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商品、重点场所的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