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责于心 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
——市场监管系统基层落实“两个责任”在行动


湘潭出台方案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本报讯 为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工作机制落实,近日,湖南省湘潭市食安办制定出台《湘潭市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0月10日,湖南省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动员部署培训电视电话会议。随即,湘潭市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部署工作开展。对照省级机制成立湘潭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结合当地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列出建立“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将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对本行政区域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布、规模、业态等进行全覆盖调查,摸清企业底数。在此基础上,确定市、县、乡、村四层包保干部,实行台账管理。基本对应包保分级,各级食安办分层分业务线建立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台账,并按照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要求,报送责任清单。各级包保干部还将与政府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
湘潭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各级食安办和市场监管部门将把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与正在开展的“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进一步厘清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落实新修订《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特色食品全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等结合起来,科学统筹、共同推进。与此同时,各级食安办将对标对表《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陈姿雯
奉贤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
本报讯 上海市奉贤区迅速动员部署,积极组织筹划,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守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组织保障,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第一时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组织编印奉贤区食品安全包保干部工作手册,定层定级定责,理顺工作流程。审议通过《上海市奉贤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委<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地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各街镇食药安委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成立本级食药安办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三单一书”工作制度,将食品安全责任压紧压实到最小单元,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
坚持多措并举,打好监督管理组合拳。建立“五有五定”运行机制。“五有”即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五定”即定量走访、定期汇报、定期检查、定期点评、定期考核,确保各级包保干部要真正沉下去,坚决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存在的复杂问题及时上报、回头走访、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突出工作实效。明确企业要因企制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管理水平、安全状况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金三角”主体责任体系。同时,积极落实自查要求,逐步发展以风险防控为特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杜绝事后发现问题的滞后性。
坚持高位推进,开启多元共治好势头。组织区工作专班参与“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专题培训,深化对两个文件及建立健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组织辖区135家食品生产企业参与“‘新规’下企业实操宝典”线上直播研讨会。举办奉贤区首批“食品安全总监”聘任仪式,其间首批辖区内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向本企业任命的食品安全总监颁发聘任书。“这既是奉贤区贯彻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有力行动,更体现了区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将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两个责任’落实优异答卷。”
□奉 轩
南充立足“三个强化”压紧压实责任
本报讯 自9月27日以来,四川省南充市紧紧围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的决策部署,立足“三个强化”压紧压实责任,高强度、快节奏、大力度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领导,知责于心。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召开后,南充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市食安委对标工作要求,立足实际迅速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工作推进。组织学习传达《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和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精神,并就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提出明确要求,限定各级相关部门务必于10月31日前高质量完成签订承诺书、建立“三清单一承诺”、市场主体“两配备”等重点任务,并带头包保2家A级食品生产企业、大学食堂。南充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3次对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阶段重点任务的具体举措、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18名市级党政领导全部签订承诺书,5名市级领导到包保主体开展督导。
强化操作,担责于身。制定“1+3+ 2”方案。其中包括1个总体实施方案,由市长任推进工作组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市长任副组长,下设7个工作小组,市食安办抽调7人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办公;3个子方案,即通过包保方案、督查方案、指导方案督促指导基层建立健全各级包保干部和包保主体工作台账;2个文件,即1个通知和1个机制文件。通知明确18位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包保40户食品生产经营A级市场主体责任与任务,市食安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建立包保干部责任追究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倒逼各级干部履职尽责。
强化推进,履责于行。南充市食安办先后6次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会,实行“日通报、周调度、月约谈”工作机制加压推进专项工作。10月17日,南充市食安办对底数不清、推动不力、进度滞后的3个县(区)食安办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重点任务。
截至10月25日,南充市A、B、C、D四级市场主体底数情况已全部摸清,市、县、乡、村四层领导和干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包保市场主体名单已全部确定,市级“三清单一承诺”工作台账已建立,县、乡、村级工作台账完成进度超85%。
□余清平
唐山首批食盐定点企业食品安全总监上岗
本报讯“我担任食品安全总监后,每周至少组织1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这是唐山首批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向全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
为全面落实食盐定点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食盐食品安全水平,10月21日,河北省唐山市市场监管局举行“唐山市食盐定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启动仪式”,就市场监管总局《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进行宣贯。启动仪式上,6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1家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向其任命的食品安全总监颁发聘书。
唐山市市场监管局明确要求,各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细化落实措施,构建覆盖全过程、最严格的主体责任制度体系,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将企业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等管理制度,企业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以及整改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据悉,唐山市全部6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和1家食盐定点批发企业代表,市局及相关县区局监管人员参加会议。
□陈月利
烟台全面分层分级推进确保落地见效
本报讯 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是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落地见效的有力抓手,通过照单履职、挂图作战的形式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对于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对此,山东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市食药安办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认真谋划、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分层分级工作落地见效。
迅速动员部署,摸清主体数量。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制定摸排台账,卡定时间节点,全面铺开分层分级摸排工作。全省范围内首家完成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摸排统计。经排查,全市A级主体共54家,B级主体897家,C级主体5154家,D级主体84351家。
深入基层调研,确定包保干部范围。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分管局长亲自带队到3个区3个市(县)6个镇街走访调研,了解基层对落实分层分级工作的意见,摸清各级确定包保干部范围的意向,研究讨论D级包保干部如何确定、包保主体如何区分包保等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对市、县、乡、村四级领导班子及相关工作人员数量进行汇总,初步确定包保干部名单。
分层分级推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根据各层级领导干部的人数,烟台市食药安办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研究拟定包保方案,决定A、B两级主体由烟台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包保,C级主体由各镇街(园区)领导班子、乡级食药安委成员单位人员及镇街一般干部包保,D级主体由村两委成员、村(社区)工作人员包保。龙口市主动沟通相关部门,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纳入《龙口市乡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试行)》,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目前,烟台各区市均制定了各自辖区包保清单,下一步将分级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启动包保工作。
聚焦工作重点,保障终端见效。组织各责任单位综合运用日常检查、监督抽检、执法办案、信息公开等多种手段,督促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配备食品安全员的同时,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并结合企业实际落实自查要求,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
□孙洪安
鹰潭推进包保责任制迅速落实
本报讯 江西省鹰潭市迅速行动,推进包保责任制迅速落实,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推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尽快落实各级包保主体清单,确定各级包保干部,建立工作台账。各地迅速成立以食安委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该市制定《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确定5名市委常委、5名政府副市长分别包保全市12家A级主体。通过市级党政领导示范带动,截至10月底,鹰潭市实现全市A、B级主体包保干部全覆盖。
该市迅速开展动员宣贯,组织召开市、区(市)、乡、村四级“两个责任”工作动员部署暨A、B、C、D级包保干部宣贯会议;明确各级包保干部每月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一次督导,制定保包责任清单台账、督查责任清单台账,包保干部人手一本,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制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和《食品安全员守则》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台账,并发放给各级包保主体,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
鹰潭市相关领导率先开展包保工作。两名副市长按照包保要求,先后对两个A级主体幼儿园食堂和中学食堂开展包保督导工作,重点查看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以及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要求11月底前,全市所有A、B级包保主体至少完成一次包保督导工作。
□赖伟明 祝鹏华
哈尔滨推进特食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抢先抓早、迅速行动,聚焦“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职责到位、机制到位;紧抓“两个考核”,即考核辖区市场监管局落实《规定》情况,考核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管理能力。
从培训宣贯抓起,把好主体责任落实“方向盘”。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辖区特殊食品监管人员及各特殊食品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约150余人进行线上直播培训,通过重点解读《规定》条款,明确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的重大意义,增强对建立健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黑龙江省、市、区三级特殊食品监管部门联合深入多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充分了解企业需求,为下一步细化各项工作职责奠定坚实基础。《规定》正式实施前,哈尔滨市特殊食品生产企业31名食品安全总监、90名食品安全员全部提前就位,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及新闻媒体监督。
从机制建设抓起,按住主体责任落实“总开关”。制定下发《哈尔滨市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制度指导意见(试行)》及《哈尔滨市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制度+清单”机制,理清主体责任范围,细化工作内容,量化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建立“人员+职责”机制,督促企业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架构,完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并下发任命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岗位职责,确保“人员、职责”双落靠。建立“培训+考评”机制,编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培训题库》,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三步走”培训考核,即学前预估摸底考,学中理论深入考,学后效果跟踪考。
从督导考核抓起,用好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器”。要求企业在11月1日前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制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工作守则》,并签订履职尽责承诺书。要求企业建立《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厘清责任内容,明确责任人;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并按时提报哈尔滨智慧监管系统企业客户端。将辖区市场监管局落实《规定》情况纳入年度特殊食品安全目标考核工作,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利用智慧监管系统加强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情况监督,对“亮灯”企业立即开展现场检查。同时,依托考核系统对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随机抽查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要求企业立即整改。
□艾 岩
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总监制度
本报讯 (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陈小明 魏国华)10月28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消息,为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行为,该局制定印发《关于在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全面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总监制度的通知》,要求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全面推行设立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岗位,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该局督促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配备配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并分批分片组织培训,依职推进开展工作。重点对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中反映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整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抓住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等“关键少数”,让企业食品安全关键人员对食品安全风险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倒逼企业严格履行风险防控责任,进一步带动提升柳州螺蛳粉质量安全水平,助力柳州特色食品产业做实做强做优。
据悉,目前柳州市获证在产115家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均已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相应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