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有食安 百姓心安

——南宁全力冲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11月22日 A4版)

□南宁市超市经营者代表进行食品安全承诺签名。


□执法人员现场指导市民分辨假冒伪劣商品。


□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周周有料到 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现场。


□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善钦(左三)深入农贸市场检查。


□  南宁市诚如金私家厨艺(鲁班店)“明厨亮灶”系统正在实时监控后厨。

  自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简称“邕”)被确定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三批试点城市以来,在各界共同支持和参与下,南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积极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治理水平、示范引领和社会共治四大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该地连续3年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其间,食品检验量达到6.6批次/千人,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7.48%,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设区市食品安全考核连续五年获得A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健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监管体系
  构建党政同责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南宁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成立“双组长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制定市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建立市、县(市、区)和开发区上下贯通、系统集成的组织领导架构。
  强化顶层设计。将食品安全纳入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南宁市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全力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等多项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年度重大督查工作内容挂牌督办。
  大胆创新破解食品安全民生热点难题。每年将食品安全抽检、“明厨亮灶”等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
探索创新落实“两个责任”南宁特色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办落实“两个责任”要求,南宁市大胆创新,率先在东盟经开区创新设立全区首个食品安全企业联络站,按照“五个一”标准(一名站长、一名联络员、一块牌子、一支队伍、一套制度)运行,构建属地政府、监管部门、企业负责人等多方密切联系的平台,实行片区化、集群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包保干部与包保主体等相关人员有效衔接,形成“一站式”高效管理模式。
  创新方法摸清底数。南宁市青秀区积极探索辖区“党建+网格+食安”新模式,推进实现基层970个党建网格与包保工作结合,迅速摸清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底数。
  建立企业台账。指导企业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记录,实施清单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食品安全示范引领效能显著
  在南宁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开展学校食堂食材集采集配工作,目前已有1624所学校(含教学点)实现食材集采集配,服务师生约82万人,累计配送食材25388.55吨,检测食材46570个批次。
  强化厨余(含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以BOT形式建成2座厨余(含餐厨)垃圾集中处理项目。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不断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进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精制茶、制糖、休闲食品等方面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目前已初步形成从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到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食品全产业链链条。南宁火龙果、南宁香蕉、横县甜玉米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达206.85亿元,成为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
  创新试点食品安全责任险新模式。通过坚持“政府推动、保险承担、银行出资、企业获利、群众收益”原则,在全区范围内打造首个“政府+保险公司+银行”模式。
  通过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市验收,依托南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平台,加强宣传培训,指导种养生产者开具合格证,设立电子合格证打印微信小程序。据悉,南宁市共开具合格证353538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375.76万吨。
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重大风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南宁市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围绕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食品、民生领域案件“铁拳”行动等工作任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药残超标的畜产品和水产品、未经检验检疫或检出“瘦肉精”的肉类、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以及生产经营各类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在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方面,南宁市把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排查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压实辖区属地、部门、企业和个人防护“四方”责任,织密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网,率先在全区开展集中查验,有效实现食品全检测、外包装全消杀、进口冻品全追溯,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南宁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强化闭环管理、严格冷链防控,借鉴其他省市先进做法研究出台外埠入邕进口冷链食品集中查验制度,并在全区率先设立三个集中查验监管仓,监管仓所在辖区抽调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商务、农业、公安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联合工作组进驻监管仓。凡外埠入邕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进入监管仓查验,确保持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等相关凭证,货物凭监管仓出具的出仓证明方能进入南宁市内流通。据统计,成立监管仓至今,该市共查验进口冷链食品78561.33吨,运输车辆11388车次,出具出仓证明16292张。目前,南宁市没有发生涉疫进口冷链食品传播疫情的事件。
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南宁市积极探索“互联网+”餐饮监管创新举措,构建南宁市食品安全智能服务平台,打造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建设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逐步实现学校食堂智慧监管,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
  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水平,南宁市先后完成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视频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南宁市食品安全智能服务平台作为南宁市校园“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的承载主平台,立足于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物流—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实现全链条食安智能监管,构建从食品生产到消费、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的大数据平台,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目前,该平台已注册餐饮服务单位69436家、学校食堂3508家,上线349个农贸市场监测点和8328个食材供应商。
  如今,南宁市已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运用AI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智慧监管。在南宁市食品安全智能服务平台系统通过AI智能抓取功能,可抓取出现有害生物(老鼠、飞蛾等)、未戴帽子、未戴口罩、吸烟、玩手机、未盖垃圾桶盖等六种违规行为。同时,被抓取的违规信息自动通过平台发送整改通知至学校和监管人员,督促学校限期整改。据统计,该平台自2019年开通以来,共抓拍违规图像信息21.93万条;2021年该平台开通短信提醒功能,目前已发送短信1.7万条,整改率达100%。
  南宁市还积极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打造掌上执法新模式,通过开发“食安八桂监管”App,实现手机巡查“互联网+监管”功能,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餐饮消费环境。市场监管部门结合餐饮业质量提升行动,使用电子监管手段,对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餐饮服务风险等级评定,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管理。截至目前,南宁市餐饮单位和小餐饮共开展风险等级评定69884家,风险分级率达到99%。
  此外,南宁市还借助“食安八桂”微信公众平台吸引市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广大市民对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环境、加工过程、清洗消毒、食品原料储存等进行监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格局。
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餐饮店的‘明厨亮灶’工作,让食品的加工、管理、卫生等情况展示在公众面前,‘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见!”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周周有料到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中,当地市民代表李海锋跟随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前往上林县湘林大院湘菜馆检查时感慨地说。
  南宁市持续开展“周周有料到 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邀请餐饮协会、市民代表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一起走进网红餐饮店,对后厨环境、食品留样、清洗消毒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采取“发布调查+网络直播+回头查”的形式,有效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高全市食品风险防控水平,树立诚信经营行业风尚,有效保障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目前,该活动已开展14期,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南宁市还通过组织开展百家“放心餐饮”示范单位评定活动,进一步打造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放心品牌,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总体满意度,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餐饮消费环境,助力南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南宁市充分运用12315平台,通过“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的综合监管手段,持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同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还依托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以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加大对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等互联网媒介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房地产、医疗美容、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的虚假违法广告。在“双十一”等网络促销期间,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不仅发布消费提示,还以服装、鞋帽、食品、化妆品和服务交易为重点开展专项监测,确保网络消费安全放心。
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今天的活动好丰富,我不仅学到了食品安全和识假辨假知识,还了解了消费纠纷解决的方法。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当地市民盘女士说。11月4日,南宁市举办以“‘邕’有诚信消费无忧”为主题的南宁市持续推进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优化服务,进一步营造健康、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推进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
  自2019年以来,南宁市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协同共建的良好格局。目前南宁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已覆盖商贸流通、交通、金融、家居建材、电子商务、快递、旅游等20多个行业,放心消费参创经营户6105户,其中电子商务放心消费创建单位144家。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0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显示,南宁市2020年消费者满意度得分82.65,在全国100个城市中排第15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排第4位,在广西3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一。
  一直以来,南宁市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为目标,以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发力点,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加大力度打击食品违法、不正当竞争、价格欺诈、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完善消费维权渠道,推进消费环境建设,守护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据统计,2021年南宁市12315投诉举报机构全年接收来电、来函、来访、语音留言、互联网转办件共计128313件,其中投诉25557件、举报12859件、立案1042件;受理率、处理率、反馈率均达100%,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00.58万元,回访消费者满意率96%。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李 佳 摄影 何正君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