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打造“红色驿站”温暖“新”群体
本报讯“这里有饮用水、应急药品,还能为手机充电,我会经常来这儿坐坐。”1月10日上午,快递员何东上门到商户收取了要寄送的快递后,来到湖南省湘潭市万达广场“红色驿站”休息时说。
去年以来,湘潭市非公综合党委聚焦新业态新就业人员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设“红色驿站”有形载体,将非公党组织阵地延伸到新业态的最前沿,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
据悉,湘潭市首批5个“红色驿站”示范点均建立在新业态新就业人员密集的商圈、专业市场、餐饮街区、企业聚集区等区域。每个示范点面积从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不等,站点内有图书、雨伞、医药箱、口罩、免洗消毒酒精、饮水机、充电插座等基本设施设备,可提供饮水、充电、医护、阅读、如厕、取暖纳凉等休憩服务。
家家美商场建材家居广场市场开办方主动联系正门醒目位置的一家商户,腾出宝贵经营面积用来建立“红色驿站”,方便新业态从业人员第一时间找到站点。湘潭市非公综合党委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红色驿站”,精心设计了统一标识,生动醒目,辨识度很高,并最大限度方便人员“直接进入”。每个站点明确一家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设一名站长,并招募党员参与日常管理维护,提供暖心服务。
“您好,请喝杯热水。”在湘潭经开区润兴隆茶酒楼“红色驿站”,九华义工协会的两名志愿服务者热情地为前来休息的外卖小哥端上热水。志愿服务者孙莉表示,希望通过暖心服务,吸引更多人一起来当志愿服务者。
湘潭市非公综合党委积极推进“红色驿站”发挥更大作用,形成“一站多面”式的新业态党建工作格局。例如,结合行业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在站点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书籍,鼓励快递员、外卖员等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员,将流动的“红旗”竖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同时,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不断增强其归属感和获得感。
□彭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