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召开《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标专题新闻发布会

为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优化养老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1月19日 A1 版)

  本报讯 (记者 吴 楠)1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进行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重要部署,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为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精准提供养老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的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规范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是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精准提供养老服务的迫切需要。本次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GB/T 421952022)由民政部提出,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标准主要内容共分6个部分,包括评估指标与评分、组织实施、评估结果以及《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和《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3个规范性附录。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老年人能力评估是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标准,对老年人个体的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进行的分析评价工作。他表示,老年人能力评估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能够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度。
  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甄炳亮详细讲解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他表示,《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的出台,将老年人能力评估领域的标准层级由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为全国养老服务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加科学、统一、权威的评估工具。
  国焕新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在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优质的养老服务以及从事养老服务相关研究中执行《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共同推动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