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加快建设一流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卓越功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其浓缩和总结为“十个坚持”。把握好、运用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还作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建成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关于国有企业,报告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文化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要求。关于市场监管工作,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等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出版社)作为中央文化企业、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单位、国家标准出版发行机构,必须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新闻宣传工作、市场监管工作、标准化工作各项部署,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做强做优做大,为建设一流中央文化企业而奋斗。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要进一步健全公司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方式。发挥党委领导和决策作用,发挥党支部执行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小组调动员工积极性作用,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党委会、董事会信息沟通机制,规范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党支部书记责任与担当,大力培育和发展年轻党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新闻出版业务综合能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在编校工作中,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严守意识形态阵地,落实“两个维护”、体现“四个意识”,服务好市场监管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大局。要严肃组织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加快推动创新和转型
近10年来,无论是新闻出版行业,还是标准化领域,都在不断改革发展。作为中央文化企业、标准出版发行机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必须与时俱进、尽快转型。
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产品和服务项目研发和策划。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为目标,建设数据资源、数字产品、营销平台、专业队伍四位一体质量标准数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音视频业务,建设教育培训音视频资源库,推动音视频业务与图书业务、标准业务、培训业务相互融合、互相促进。此外,探索推动印刷业务由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转型。
传统纸质图书出版业务要尽快实现创新,与时俱进。策划并推出专业标准手册、行业质量标准必备丛书、21世纪中国质量管理最佳实践系列丛书、重点国家标准专家解读系列丛书等一批经典出版物。大力发展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国外标准的出版发行,丰富标准数据资源。挖掘质量类、管理类、技术类外版畅销新书,并积极引进。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努力开拓版权输出渠道。跟踪标准立项和发布情况,提前策划、协调,保证时效性。加强与高校、协会合作,壮大作者和专家团队,推进高校馆配渠道建设。积极参与标准数字化项目研究,以标准数据结构化为切入点,力争由跟随、参与向主导、牵头转变。跟踪出版领域发展前沿,加强出版行业发展趋势预判,积极探索打造融媒体和数据服务平台。
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标准出版社作为一家文化企业,要想生存好、发展好、经营好,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经营理念,认真做好市场调研,了解企业、机构等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要对标一流,大力提升价值创造力。转变出版物经营思路和模式,提高图书单品种效益,围绕标准、市场监管领域大力策划畅销书、长销书,在注重短期绩效的同时注重长期绩效。深化对一流出版机构的研究及学习,持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
要培育行业知名品牌。实施标准品牌战略、数字品牌战略、融媒体品牌战略。加强企业品牌与子品牌策划和设计,形成由公司宣传手册、宣传片、标网、LOGO构成的品牌宣传体系。确定并持续改进公司产品和服务体系,统筹纸质产品和数字产品。改进和优化标网、线上旗舰店和自营店界面设计,改进数据更新、内容形式、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要提升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逐步补齐标准数据信息资源,推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出版发行业务,探索与版权方、相关单位合作,实现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数据共享,建立双赢商业模式。在确保安全自主可控前提下,发展国际业务。加强营销工作,建设营销队伍。建设出版社专家资源库和服务智库。培养新闻出版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加强外语类、信息类、技术类、策划类、营销类专业人才引进。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作为中央文化企业,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融合统一,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党委会、董事会议事和决策机制,从经营目标、绩效考核、收入分配、人员晋升等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公司市场化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
大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目标管理能力,科学制定各部门量化经营发展目标,健全目标研究、实施、评价、调整、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梳理出版物编印发全流程,杜绝监督乏力、上下不畅、资源闲置、各环节沟通反馈形不成闭环等问题。加强营销管理,建立客户信息档案,改进营销服务,主动推送信息,由被动营销转为主动营销。持续改进远程投送系统经营管理和经销商合作管理,不断挖掘营收潜力。加强合同签署和履行情况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公司权益。
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精益管理运用到全业务流程,加强成本核算。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并持续优化全链条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季度质量检查机制、质量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细化“三审三校”各环节职责与时间、质量要求。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落实收入分配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部门、个人二级绩效考核体系和效率优先、多劳多得收入分配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确定岗位职责,业务岗明确量化业务要求,管理岗明确基本工作和底线要求。全面建立岗位档案,明确部门职责与权限,适当简政放权。全面推行聘任制,建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改进库存管理。开展出版物成本分析,科学制定首印量,探索按需印刷。注重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严格杜绝回扣,严守财务纪律。健全固定资产手续。教育员工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杜绝浪费。加强安全管理。重视经营合规分析研究和违规风险防控,严守安全底线。建立问题收集和意见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公司内部管理。
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中国标准出版社是一家具有近60年历史的出版机构,要研究、讨论并确定新时代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提高员工使命感、归属感、自豪感。
要制定统一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规范商业合作程序和机制,严格履行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在维护公司权益的同时,塑造诚信对外形象,培育诚信文化。提高编审校排印职业能力和素养,定期开展编辑业务培训,培养高素质编辑队伍,形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鼓励经营部门积极拓展业务,激励青年员工向数字编辑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业务,形成创新文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支部、工会作用,增加集体文化体育活动和团建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助互爱的团结文化。
要增强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协同,以优秀的公司文化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凝聚员工士气、激发员工活力、完善公司管理。
□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