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亮出品牌

——地理标志要路沟小米的成长历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3月29日 A3 版)

  在辽宁省建昌县西南部要路沟乡,每到秋季,都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漫山遍野的金色覆盖着大地,当微风吹过,丰满的谷穗轻轻摇曳……谷子地里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有的坐掐谷穗,有的捆抱谷秧,有的运输回仓,一派丰收景象。地理标志要路沟小米就生长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要路沟乡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地方。黄土地、成丘壑,地势高、通风好,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要路沟小米品质纯正、营养丰富的天然特性。一代代谷农播下原始的谷种,采用传统的方式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保持了食物最初的味道。张台子村妇女主任马玉凤肩负起传承推广要路沟小米的重任。她带领大伙儿成立要路沟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让要路沟小米走上规模化、效益化发展道路。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2年10月,建昌县人民政府正式提交“要路沟小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书,经过几轮专家评审,1年后获得认定。地理标志的身份证,让4个行政乡的谷子地形成合力,在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2022年,要路沟小米销量已达5万公斤,市场售价翻了两番,地理标志带来的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从“小个专”非公党建指导到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从“一县一品”到地方标准立项,市场监管人一路为“要路沟小米”地理标志发展保驾护航。多年来,建昌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小个专”党建引领作用,与当地红色文化融合,引导要路沟小米地理标志使用人积极参与网购节等活动,推动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如今,要路沟小米远销沈阳、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成为辽西地区特色农产品的代表。马玉凤说:“从技术指导到企业年报,从品牌培育到质量把控,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就像我们的娘家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建昌县市场监管局指导下,要路沟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培养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种植队伍,从田间管理到流通再到餐桌,确保每一道工序“零污染”。
  留得住乡愁,守得住青山,亮得出品牌,聚得起人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路沟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脚下这片深爱的故土……

□闫 瑾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