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创新激活力 打造发展新高地

南安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成果显著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3月31日 A2 版)

  本报讯 3月30日,福建省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对外介绍,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为契机,该局围绕高价值发明创造、高标杆企业培育、高效益转化运用、高效率专业服务,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鼓励创新,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南安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2022年,南安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56件,比上年增长172.55%;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86件,比上年增长16.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77件;高价值发明专利377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46件。此外,该局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企业核心技术布局提供全方位支撑,寻求产业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跟踪调研4个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和3个专利导航项目进度,支持龙头项目专利创造和运用;围绕南安特色产业,开展智慧厨卫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
  优化服务,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南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财政、银行、银保监等单位,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及度及惠益面;与市农商行签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助企纾困座谈会。该局还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南安市新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2件专利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
  提升效能,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南安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等工作,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该局向企业和公众广泛宣传开放许可在促进专利应用中的“自助售货机”作用,着力唤醒“沉睡专利”,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支持产业发展,引导专利密集型产业在专利布局方面朝着更“密”方向迈进;指导5个乡镇建立商标品牌指导站,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厂门口、田头边”点对点商标指导服务,积极推广实施“商标+农户(基地)+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供销模式,推动农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实现“初级农产品”到“品牌农产品”的层级攀登与价值提升。南安市已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培育“蕉坑山茶油”“英都麻糍”“金淘文殊小黄姜”等地方特色产品,不断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

□张晓英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