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以智慧监管拧紧气瓶“安全阀”
本报讯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充分释放科技化、数字化手段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新动能,以智慧监管拧紧气瓶“安全阀”。目前,七台河市在用液化石油气气瓶及车用气瓶均有了“身份证”,全部实现智能化电子追溯。
近来,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采用条形码、二维码的形式集中开展数据采集,对全市所有在用气瓶实行“一瓶一码”登记,将43942个液化石油气气瓶和2318个车用气瓶全部纳入到电子信息库。此举让气瓶有了“身份证”,实现对每个气瓶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瓶户、检查人员使用专用“手持机”扫一扫瓶身标签上的二维码,注册代码、下验日期、充装检查等信息便可一览无遗。
该局把严格规范充装行为作为杜绝“黑气瓶”的关键,以智慧监管实现“码上监督”。为充装站作业人员设置账户密码,只有登录个人账户才能使用信息采集器扫描电子标签。同时,系统控制中心进行判断,符合要求则发出充装指令,无电子标签或安全信息不符合规范标准则无法进行充装,倒逼“黑气瓶”退出市场。为发挥系统平台作用,该局还严密设定各项工作流程,严格管控各环节关口,通过系统智能把关,杜绝人为因素影响,堵住安全监管漏洞。
以“智”助“治”提效能。设置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企业充装数据实时上传平台,执法人员利用手机、电脑随时随地监管充装情况,不仅每天审核数据2000余条,遇有突发情况及发现违规行为,执法人员还可实现远程控制设备停用。通过“网上看”“指上查”“线上管”,有效解决人手不足与工作量大的矛盾,推进监管效能大幅提升,彻底根治屡禁不止的“黑气瓶”现象。
据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介绍,该局把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作为践行“监管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把推进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和危化品企业老旧特种设备排查整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全力突破,坚决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质效提升。
□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