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 江苏在行动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一览



编者按
为进一步加强引导,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自今年3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打出一套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力争取得可感知、可检验、可评判的工作成效。根据部署,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以“明责任、定规范、主动查、一起管、重长效”为工作准则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发挥典型经验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本版专门编发一组江苏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的报道,供各地借鉴。
五维发力引领江苏“新食尚”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分管领导多次督导推进,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迅速行动,坚持全方位部署、全领域发力、全系统协作、全社会共治,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在市场监管总局5月6日召开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海斌介绍了以“明责任、定规范、主动查、一起管、重长效”为准则的制止餐饮浪费做法和经验。
明责任,明确和压实主体责任。为强化责任落实,江苏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关培训,培训餐饮从业人员17.1万人,并督促15.4万家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召开网络餐饮平台防范外卖食品浪费行政指导会,推动餐饮平台全流程消费提醒,加强对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的监督检查。同时,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工作机制,作为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
定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制度。江苏省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自助餐设计与服务指南》已完成立项,省级地方标准《党政机关食堂餐饮节约管理规范》正式发布,全省7个设区市出台市级地方标准,6个设区市印发厉行节约制度规定。其中,苏州市发布四项政策指引,分别就商场超市、生鲜超市、社区以及学校食堂反食品浪费及临期食品优化利用给出指导细则。
主动查,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江苏省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5581次。发布全省制止餐饮浪费案件执法指引,对餐饮浪费违法行为实行简案快办、依法从速查处。全省共查办相关案件831起,公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88个。如常州市开展“常夜行”行动,在夜间开展突击检查,并进行网络直播,引导消费者科学健康饮食,吸引16万多人次在线观看。
一起管,强化引导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发动大学生、“外卖骑手”等社会力量担任制止餐饮浪费监督员和宣传员,目前这支队伍已近1.6万人。如南京市2200多名外卖骑手志愿者在保温箱上张贴反浪费宣传标志,发放反浪费宣传折页,开展反浪费点餐提醒。盐城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等参与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评定“红黑榜”,督促列入“黑榜”的餐饮企业限期整改。该市已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13期,公示“红榜”单位66家,曝光“黑榜”单位48家。南通、镇江、泰州等5个设区市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食安浪费行为随手拍”,随时随地上传照片和视频,共收到问题线索200多条并及时督促整改。
重长效,即通过科技赋能和管理创新,推动长效治理。江苏省指导各地运用云计算、AI识别、智能传感等技术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如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和学校食堂餐厨余量比同期下降50%至90%。全省共选树711家制止餐饮浪费示范店和示范食堂,有6个设区市推出“慈善超市”“食物驿站”,让节约成为“新食尚”。其间,无锡市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反浪费现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农村宴席服务全过程。
制止餐饮浪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围绕“明责任、定规范、主动查、一起管、重长效”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并积极学习借鉴好方法、好经验,在制度规范、智慧监管、文化养成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全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个强化拧紧餐饮“浪费阀”
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扎实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落实。
强化督促指导。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省食品经营监管信息系统,督促餐饮企业自查自纠;纳入2023年餐饮质量提升行动重点任务,推动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等实施先进管理模式;指导省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
强化培训考核。加大线上培训力度,制作多个制止餐饮浪费培训原创视频,通过“江苏食品经营”小程序对外发布;聚焦重点人员开展培训,全省大型餐饮服务企业参训人员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9.8%。
强化监督检查。将制止餐饮浪费与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同频同步,广泛推行“简案快办”模式;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推动执法普法深度融合;邀请消费者代表共同开展餐饮浪费“随机查餐厅”行动,扩大社会监督渠道。
强化标准引领。发布实施《党政机关食堂餐饮节约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为全省党政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提供指引。
三项活动进校园倡导新风尚
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系列活动,凝聚青少年力量参与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推动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文明新风尚。
开展全媒体宣传活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省高校后勤协会在全省的166所本专科院校开展全媒体宣传教育。当地食安办在全省4353所中小学、幼儿园和机关单位、社区开展“制止餐饮浪费青年在行动”视频宣讲活动,视频播放量近千万。
开展主题活动。联合团省委和省学联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主题活动,摆摊布展和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反对食品浪费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公益广告征集,面向广大青少年征集“制止餐饮浪费”公益广告、宣传海报、书法绘画、文创作品或短视频并评选优秀作品。
开展有奖答题活动。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平台广泛开展“制止餐饮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开展“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围绕师生关心的食品品种、项目、场所和环节进行抽检,科学回应师生关切。
南通、镇江 随手拍“小镜头”推动“大文明”
南通市、镇江市开展餐饮浪费“随手拍”活动,以随手拍“小镜头”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大文明”。
南通市发起“食品浪费行为随手拍”活动,引导消费者通过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将在餐饮加工、消费环节中发现的食品浪费行为以照片或视频形式随时随地上传,有效强化社会监督。鼓励消费者用镜头记录制止餐饮浪费的有效举措,晒出身边文明、节约就餐的良好行为,引导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镇江市市场监管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餐饮浪费举报专栏,广泛开展餐饮浪费“随手拍”活动,以盐业公司“盐”纠员志愿者队伍为主要力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制止餐饮浪费监督管理工作,对餐饮浪费现象拍照上传进行举报。
活动开展以来,两市共收到问题线索193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督促整改。
南京 万名志愿者掀起制止餐饮浪费热潮
南京市食安办、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动员全市近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食品安全志愿者”,开展近百场次形式多样的广场活动,动员食安志愿者走进商场、学校、敬老院,组织外卖骑手志愿者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页,在多行业、多领域、多场景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志愿服务,努力打造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共治共享。
一是外卖骑手志愿者化身反浪费宣传员。全市2200名外卖骑手在外卖箱外张贴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海报,随单发放制止餐饮浪费宣传页。二是发挥校园食安志愿者作用。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走进中小学”活动15场。三是组织群众参与“云上检查”。开展“食品安全、你我同查”志愿活动,邀请媒体和群众“沉浸式”体验“制止餐饮浪费”。四是建立反餐饮浪费示范点。组织餐饮从业人员开展“点上学习”,加强交流。同时,加大投诉举报受理力度,对反浪费监督实行“线上受理”,确保及时上报,妥善处置。
苏州 制止餐饮浪费有了“教科书”
苏州率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商场超市临期食品优化利用指引(试行)》《生鲜超市临期食品优化利用指引(试行)》《社区余量食品优化利用指引(试行)》和《学校食堂反食品浪费指引(试行)》“四个试行指引”,用指引“教科书”推动临期(余量)食品物尽其用。一是界定临近保质期食品,明确食品临近保质期时限可由经营者自行设定,但不得短于原保质期限。二是针对生鲜食品保质期较短的情况,重点对生鲜超市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仓储计划等给出具体指导,减少生鲜由于各环节因素所产生的损耗。三是针对余量食品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导社区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构建“慈善超市”“食物银行”等平台,为余量食品的来源和去向架起“桥梁”。四是针对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提出要求,要求学校加强对用餐人数、食用餐量的分析和评估,实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餐等供餐方式。
“四个指引”还鼓励部门联动、探索创新,构建反食品浪费及余量食品合理利用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苏州已推动59家单位按照指引开展试行工作,累计销售、赠予各类余量食品2000余件。
盐城、连云港 实施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
盐城市坚持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评定制度。一是评定条件标准化。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评定标准,定期开展“红榜”“黑榜”评定。二是评定检查社会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采取随机查、联合查、暗访查等方式评定“红黑榜”名单。三是评定推动靶向化。以评定督促单位食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制止餐饮浪费;督促餐饮单位推行点菜师制度,提供小份菜、分餐制及免费打包等贴心服务;督促农村家宴移风易俗,将制止餐饮浪费写入乡规民约。四是评定机制长效化。建立健全统筹协调、联动执法等监管机制,扩大带动面、警示面、示范面,综合运用普法宣传、约谈提醒、执法办案、信用惩戒等梯次工具,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连云港将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与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相结合,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制度。两市已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15期,公示“红榜”单位77家,曝光“黑榜”单位51家。
徐州、扬州 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
徐州、扬州等地通过科技赋能和管理创新,运用云计算、AI识别、智能传感等技术,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建立“超前感知、源头把控、全程监测、智能处置”机制,依托“掌上重型”智慧订餐平台和数字化供应链设备确定当天食材采购量,实现数字化入库验收、分拣、加工和检验。引入AI人脸识别智慧食堂管理系统,形成综合分析和就餐高峰预警机制。在厨余垃圾回收处设置监控精准识别员工浪费行为,通过电子屏、机器人循环播报等方式提示员工自觉做到不浪费,食堂餐厨余量同比下降50%以上。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无感支付、自助称重智能传感系统,实现精准计量、精确计费,按需购材、精准备餐,同时根据销量及时下架不受欢迎菜品,“发掘”优质菜品,最大限度减少浪费。食堂在回收餐余垃圾处加装视频探头,接入“明厨亮灶”系统,实现全流程、无死角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餐余量同期下降近90%。
常州 直播夜间突击检查餐饮浪费行动
常州市多次组织开展“市监蓝·常安行”夜间突击检查食品安全直播活动,依法对餐饮浪费行为加强执法监督。该局先后共开展4次直播活动,吸引16万人次在线观看。
活动期间,执法人员采取核查制度、“你点我检”、问价知情等方式,选取自助餐销售单位、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街等重点场所开展检查,旨在帮助消费者树立勤俭节约、合理点餐风尚理念。在中吴宾馆直播检查活动中,执法人员积极倡导消费者文明用餐,餐饮单位积极落实“公勺公筷”制度。在溧阳南山竹海景区餐饮示范街,执法人员要求商家明码标价、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在常州大学学生食堂,检查人员要求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贯彻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中,并和大学生现场互动、宣传反浪费的有关规定。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8400人次,检查餐饮单位4198家次,有力推动了“厉行节约、制止浪费”良好社会风尚。
扬州、宿迁 创建制止餐饮浪费示范店
江苏各地积极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示范店评选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压实餐饮经营企业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其中扬州市评选公布100家“餐饮厉行节约示范店”,宿迁市授牌命名30家“人情新风示范酒店”。
扬州市出台江苏省首个制止餐饮浪费地方标准《扬州市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联合市文明办出台《扬州市餐饮厉行节约示范建设指导意见》,根据《扬州市“餐饮厉行节约示范单位”建设标准及考评细则》进行示范创建综合评定。对获评的餐饮单位每年进行定期复查和动态考评管理。经参建主体自愿申请、县(市、区)初评推荐、现场评价、名单公示等评价程序,评选出100家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餐饮厉行节约示范店”向全社会予以公布。
宿迁市宿城区市场监管局则联合区文明办发文授牌,命名培育30家“人情新风示范酒店”,鼓励和引导餐饮单位履行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
淮安、泰州 设立“食物驿站”让余粮发挥“余热”
江苏多地设立“食物驿站”,最大化利用余量食品,将“爱心餐”传递给城市里最需要的人。
淮安市引导本地中式连锁快餐店、连锁蛋糕烘焙店选取可储存、易加热的余量食物放入食物驿站,并在醒目位置设立冷藏设备和提示标识,公示免费领取时间段和注意事项,供环卫工人免费领取。目前,当地已建成并运行15家“食物驿站”,免费供应包子、稀饭、鸡蛋饼、面包等品种累计700余份。
泰州市在“食物驿站”门口放置冰箱,储存周边门店每日未售出且尚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鼓励社区居民免费领取。针对新就业群体,泰州“食物驿站”与万象城商圈“暖新驿站”签约,于每月1日和15日定向发放余量食物,供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卖场职员、网约车司机按需领取。目前,已免费供应余量食物累计6063份。
无锡 率先建成农村集体聚餐 制止餐饮浪费基层哨点
无锡市率先建成农村集体聚餐制止餐饮浪费基层哨点,以切实举措推动农村集体聚餐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文明风尚。
一是升级一宴一册,建立农村家宴“打卡本”。通过一场农村家宴使用一本“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手册”,实现全程跟踪管理,民间厨师、聚餐举办方、村(社区)三方共同签订制止餐饮浪费承诺书。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抓住民间厨师“关键点”。组织开展民间厨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培训,指导厨师按“限量限碗限桌”原则备餐,针对大型农村聚餐,食品安全协管员靠前指导,提醒打包,防止浪费。三是倡导社会共治,营造健康美德“宣讲站”。充分利用覆盖全市所有涉农乡镇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保险+风控”搭建市区镇村四级共治模式。四是推动标准制订,助力节约风尚“标准化”。
据悉,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订了关于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和反浪费管理的江苏省级地方标准,全面推动在农村家宴食安指引中增加厉行节约要求,将江南鱼米之乡的反浪费经验融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