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注入“催化剂”

浙江启动杭州、宁波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7月06日 A3 版)

  本报讯 今年4月,经报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10个城市(地区)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榜上有名。6月28日,杭州、宁波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在杭州召开。作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重中之重和关键一招,高质量建设杭州、宁波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勇立潮头,保护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打造先发优势的核心支撑,全面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产权发展综合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浙江连续3年在中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示范带动,勾勒浙江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新路径。杭州、宁波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前者处于以信息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前沿地带,正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后者则侧重智能制造、智能经济,目标是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同时,杭州、宁波集聚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中心地方分中心等诸多“国字号”平台载体,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工作基础好、创新氛围浓。未来,浙江省将以杭州、宁波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契机,创新保护路径,迭代保护方式,提升保护效能,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以点带面促进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提升。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定期组织研究会商,做好指导把关,确保稳步推进,总结典型经验做法。省有关部门将根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主动靠前服务,加强工作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
  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是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增添“动力源”、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注入“催化剂”。杭州市提出,要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集成改革,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智保护工作体系,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多跨协同、高效便捷的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城市范例;将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加大涉网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优选市。宁波市提出,以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产业提级、创新提能、数智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将创新运用“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塑造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新格局。

□市 闻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