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办案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7月14日 A1 版)

  6月29日下午,天气晴好。一架无人机在上海市嘉定区一家废弃工厂上空盯守,盘旋良久。
  “行动!”随着对讲机里一声令下,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会合至工厂内,现场查证当事人正在任由无资质作业人员操作报废特种设备。随后,执法人员调取出相关特种设备加油记录台账,并全面核查违法线索。在“人赃”俱获、证据确凿、形成闭环的情况下,当事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在这场“收网”行动中,那架灵巧的无人机功不可没。
  原来,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嘉安2号”专项行动期间,发现某公司存在租用一废弃工厂,使用报废起重机械、叉车等特种设备的违法嫌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由于是废弃厂房,现场没有安装任何摄像头,难以固定当事人正在使用上述设备的关键证据。另外,此前两次上门检查已经让当事人有所防范警觉。在这种情况下,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经研判分析,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决定:突破传统办案思路,探索借助无人机灵活性好、机动性强的优势,创新手段固定证据。
  行动当天,执法人员兵分两路。一路“埋伏”在涉案工厂周边,等待收到命令后立即行动。另一路前往附近空旷处,投放无人机,进行空中观察。不负所望,无人机在现场完整摄录了当事人违法使用报废特种设备的全过程。
  最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规定,嘉定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使用相关特种设备,并依法给予当事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李 峥 朱超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