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风景独好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知识产权保护在浙江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浙江省以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为主线,强化法治保障,深化治理创新,加快塑造变革,知识产权发展综合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3年获得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知识产权工作督查激励。
多年来,浙江省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省人大制定颁布《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省政府连续两年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并设立涵盖全门类、贯通全链条的“浙江省知识产权奖”。
2022年,浙江省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1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0.56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首次突破10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5.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4316件。浙江省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4项金奖,创历史新高。
目前,浙江省已建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7个,实施专利导航、分析预警项目104个,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全球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精准锚定科研目标,前瞻性开展知识产权布局,进一步提高创新质量,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推动服务集成,提供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事项于一体、普惠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线下建成4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7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2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受理窗口、19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311家品牌指导服务站,形成立体式、网络化服务体系,辐射200多万户创新主体;线上建成数字化重大应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实现知识产权注册登记、交易运用、维权保护、管理服务全量事项在线办理,累计服务企业486万户次。
“浙江省营造了优质的创新环境,也提供了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晓东说。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公司重视高价值专利的挖掘和布局,积极建设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平台,拥有有效专利1429项,其中发明专利641项。
“没想到公司‘躺着’的专利变成了真金白银。”闪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将公司5项高价值专利资产打包许可,获得1000万元单笔融资后高兴地说。这是浙江省积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浙江省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及产业化进程,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支持金融服务企业为省内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服务。2023年3月,浙江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成功发行,项目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发行额度10亿元,首期发行金额1.33亿元。2022年,浙江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681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接下来,浙江将以全面实施《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为总抓手,完善提升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体系,持续做深做精增值服务和赋能发展文章,更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创造动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市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