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江苏省常州市质量工作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8月24日 A6版)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市场监管局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持续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有力推动常州速度向常州质量、常州制造向常州创造、常州产品向常州品牌的转变。常州市质量工作连续8年在省政府考核中获评A级,获省政府质量工作督查激励表彰4次。
加强统筹规划 积蓄质量强市动能
  常州市委、市政府将“质量强市”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做强实体经济,加强质量工作顶层设计,持续加大要素投入。
  据悉,常州市将“质量强市”战略全面融入市“十四五”规划,在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产业发展大会上就质量强市工作作重点部署。同时,优化市、区两级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每年下发质量强市工作意见,将质量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体系并加大考核权重,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政策支撑也在持续加强。常州市近两年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持续扩大“常州制造”品质标杆的奖励范围,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提质创牌热情。
  常州市将“在企业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作为质量强市工作的亮点和创新点,鼓励重点行业规上企业开展此项活动,目前全市企业已累计投入此项资金超30亿元,调动了企业创新和质量提升积极性,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取得的成效远超预期。目前,“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已经成为常州市规模企业以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践企业的自觉行为,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市形成质量创新的良好氛围。
  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还联合优质银行共同推出“苏质贷”金融产品,将反映企业质量水平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获得授信的“真金白银”。全市有12家企业获得了首批“苏质贷”信用贷款,融资金额超2亿元。
聚焦产业裂变 提升质量供给效能
  围绕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常州市分类打造质量供给资源库,实施“三大行动”,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通过实施质量品牌“龙头领航”行动,常州市中国工业大奖和提名奖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量居全省前列,被认定为江苏省企业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企业总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获2022年“江苏精品”认证的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千企万件”行动,常州市去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通过实施标准化“十百万”行动,常州市各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4项、国家标准1442项、行业标准1703项,更多“常州制造”升级为“常州创造”,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2022年,该市还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4项,常州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突出创新驱动 做强质量服务链条
  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常州市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和互联互通力度,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集成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品牌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资源,搭建质量技术服务网络平台,服务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目前已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20个,做强产业企业质量提升的“补给站”,实现全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常州市以“码”为纽带,创新推出“常州质量码”,功能覆盖计量、标准、质量品牌等12项服务要素,实现了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由片到面、由线下到线上、由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的转型,打通质量服务“最后一米”。“常州质量码”自试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超1.8万家,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300余家,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0余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955个;检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不同功能种类机器人1000余台;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检验检测、标准咨询、质量奖申报辅导等“质量管家”“把脉问诊”定制服务;举办卓越绩效自评师培训班5期,培训卓越绩效自评师450多名;培训新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3000多人次,培训复审换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900多人次;培训企业计量专业人员112人,培训企业检验员39人。
  创新脚步不止于此。常州市在全省首推“首席质量官之家”,将首席质量官、计量执行官、标准信息员等岗位嵌入企业生产运营链条,目前已培养首席质量官4000余名,每年规模以上企业新增约500名计量执行官和企业标准信息员;创新推出企业智能化、联盟化质量管理模式,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十链带百企、百企育千景”的“数实融合”生态,推动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等先进管理方式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并相继成立“常州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标准联盟”“动力电池产业链质量联盟”“传感器产业链质量联盟”等,促进产业质量整体提升。
坚持全民共享 涵养质量发展生态
  常州市大力弘扬“品质生活源于常州智造”的城市质量精神,围绕品质生活打造质量品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深入开展“质量月”“标准化日”等活动,组织检验检测等技术机构和重点企业打造质量基地、名品展馆,开展“市民开放日”活动,常州市形成了人人重视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该市强化质量治理,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信用惩戒机制,建立重点企业打假维权协同机制,持续开展质量“巡查问诊”活动,建立质量风险预警机制。
  该市还深入开展消费品提质行动,全市工业产品、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超过90%。在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常州市连续三年挺进前十。通过在建筑行业推行卓越绩效等质量管理方式,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已有3家,教育、养老、政务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满意工程也在全面发力、提质创优。
  今年,常州市再次将质量强市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打造高能级产业链赋能体系,在质量与知识产权领域推出“双链赋能”行动,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持续强化质量品牌培育,开展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创造提升行动,让“质量种子”在优势产业进一步生根发芽。

□潘立波 林育俊 吴 宁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