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成效不断跃升

——“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采访札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9月09日 A1 版)

  9月6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一场“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举办,吸引了公众目光。其间,《中国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报告》和《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发布,更是引起国际贸易界的普遍关注。
  质量认证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连接国内外生产、流通、贸易、消费等各环节。经过40年不懈努力,我国质量认证形成了双多边互促、多层次协同的国际合作格局,完善了“一带一路”质量认证合作机制,帮助企业走出去、伴随企业走出去;通过政府搭台架桥、机构务实推动,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认证品牌,提升了质量认证服务高水平开放的能力;积极参与和主动引领质量认证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向国际社会提供质量认证的“中国方案”,推动绿色、有机等中国认证制度获得更广泛国际互认;优化升级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平台,深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有效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电子电器产品领域,我国目前已全部加入IEC的四个合格评定互认体系,累计颁发IEC国际认证证书及检测报告5.5万张,惠及2万余家企业。
  此外,我国认证机构通过获得境外认可、授权、签约海外实验室、设立分支机构、机构间合作等形式,拓展服务宽度和广度,努力实现国际认证的“本土化”服务。

全力服务重大国家战略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2015年6月9日世界认可日,《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在北京发布,“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业界代表共500余人出席盛会;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署了我国与丹麦在认证认可和有机产品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截至2023年,我国已与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格评定合作沟通渠道,与16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政府层面建立合格评定固定合作机制或签署合作协议,组织完成近50个国家的认证认可制度国别研究。
  全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支持粤港澳三地组建认证联盟,启动“湾区认证”筹备工作,通过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港澳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支持开展“湾区认证”工作的复函》,进一步巩固“湾区认证”的常态化推进。在2022年中国服贸会“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期间,内地与港澳认证检测机构及相关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认证联盟”,推动大湾区内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服务交流合作,实现“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三地通行”,受到内地和港澳企业普遍欢迎。
  全面助力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RCEP多边谈判中,国家认监委积极参与相关议题磋商,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各缔约方达成共识,为协定的最终签署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
  自2015年以来,国家认监委率先在供港食品企业中开展“三同”试点工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搭建“三同”服务平台,推动“三同”企业发展壮大、“三同”产品走向市场。2022年,网易严选和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设立“三同”专区,为“三同”产品开辟销售渠道,销售量超过113万件,销售额突破8亿元。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00多家“三同”企业和1000多个“三同”产品。
  2023年,国家认监委开展“一带一路”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案例征集评选,聚焦助力双循环畅通、解决产业急需、惠及当地民众、填补制度空白4方面,全面总结互认合作实践经验、创新做法、合作规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国家认监委还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国际合格评定信息数量多、更新快导致信息获取困难的实际情况,推动上线“认e通”微课堂,及时发布国际合格评定最新政策法规和出口认证指南,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2023年,国家认监委指导成立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化、一体化、市场化的检测认证采信互认活动,让新能源汽车更加便利地走出去、引进来。
  2022年至2023年6月,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并参与了中韩电器能力验证、中俄食品能力验证等双边能力验证计划3项,组织实施了水质、矿产、建材等检验检测领域国际能力验证计划4项。

努力提升质量认证国际影响力
  2017年,ISO/CASCO正式批准发布ISO/IEC TR17028:2017《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实现了ISO历史上的3个“首次”——ISO首次在合格评定领域制定发布服务认证国际标准,中国首次主导制定合格评定国际标准,中国认证方案首次写入合格评定国际标准。
  2016年10月,我国认证机构赛宝认证中心正式签发全球首张IECQ LED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在国际多边互认体系中首个由我国引领的认证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IEC合格评定领域制度构建上的重大突破。

聚力支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有力破除企业“走出去”信息壁垒。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与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联合启动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建设。平台设立了出口攻略、新闻资讯、预警关注、典型案例4大信息板块以及需求调查板块,旨在向出口企业、从业机构提供最新国际合格评定政策和动态信息,方便企业“走出去”。该平台还可以通过TBT协定、APEC及国际双边工作机制等,向世界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截至2023年8月,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已发布合格评定国际资讯780余篇、微课堂82期,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种产品,累计观看量1000余万次,调研我国出口企业8000余家,支撑WTO评议机制对32个国家开展贸易政策审议,利用双边合作机制向6个国家反馈企业诉求。
  全力打造国际交流合作新通道。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论坛,探讨如何更好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2021年服贸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和国家认监委主办“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发布“质量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优良实践”成果;2022年中国服贸会“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以“合格评定:全方位开放与实践”为主题,全面提升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发布《中国质量认证40年》和《认证认可标准化20年》系列成果。

□本报记者 刘 永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