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推进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11月23日 A3 版)

  2022年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扎实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并在特种设备行业领域探索建立并逐步实施“通用型风险+专业风险”相结合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特种设备监管人机比例失衡、监管执法“宽松虚软”等突出问题,不断优化监管执法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盘水市现有特种设备31554台(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涉及全市2100余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而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监管科股室监管人员仅有17人(持证14人),全市下设69个分局(所)在岗259人(持证188人),专职人员监管特种设备人机比为1:1856,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特种设备获证企业的情况比较复杂,分为安装、改造、维修及充装等,涉及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工业气体、天然气)、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等行业类别,监管事项既有共同点,也有较大区别,监管专业能力要求高。
  针对上述情况,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当地实际,在全省首次探索实施特种设备获证企业“分级分类+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化监管方式。
  试点先行推进。六盘水市从提升特种设备本质安全和强化源头治理的理念出发,将全市63家获证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作为初步试点领域,逐步实施“通用型风险+专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清单实施“问诊”。以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基础信息、企业动态信息、监管信息、关联关系信息、社会评价信息为基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办法》《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的基本条件为重点,对特种设备专业风险进行体检式“问诊”,拟定重点监管事项清单27项。
  标准建立分级。制定《六盘水市特种设备获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将全市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逐步探索建立特种设备专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信用风险分类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初步实现监管方式从拉网式监管向精准监管转变,监管资源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监管精准发力。在2022年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低(A类)的24家企业一般不主动实施行政检查,并在企业自我申明换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信用风险一般(B类)的19家企业依法开展常规监督检查1次和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对信用风险较高(C类)的10家企业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并实施证后监督检查;将信用风险高(D类)的10家企业纳入2023年度重点监控单位管理,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并禁止其参加政府组织的特种设备领域相关项目、工程招投标活动。
  技术引领创新。六盘水市将对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推进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探索引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专业技术力量支撑保障,不断优化特种设备专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着力量化评价指标。同时,拓展特种设备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化管理试点范围,并逐步探索将特种设备专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全市部分地区实施的“智慧化监管”有效融合。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供稿)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