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发布
杭州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入选
本报讯 近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报送的案例“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区域创新发展”工作入选,成为本批次25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商务部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立完善支持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坚持系统观念和全面创新思维,构建“全门类、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线下集聚国家级公共服务机构和一批市场化品牌服务机构,线上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修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提供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知识产权产业扶持,加强系统引导,突出质量导向。将“一件事”改革列入全市全区改革创新重点任务,基于企业办事需求,全面梳理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事项,优化办事流程,集聚服务资源,重点突破各个堵点难点,优化办事体验。
该区线下设立综合性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服务范围涵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全领域,实现“一门式”受理。线上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线上集聚。梳理集成知识产权“一件事”76个事项,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事务。2022年,该区综合性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业务16万余件。
截至2022年底,该区集聚了28家公共服务机构和263家市场化服务机构,整体营商环境大大改善,知识产权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更加明显。
□张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