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味”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时针刚刚指向腊月,无论城市乡村,不管大人孩子,都开始谋划如何过一个精彩年、幸福年。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团圆节,是一年中最盼望、最兴奋、最重要的时刻,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铭刻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化与精神符号。
“廿三,祭灶官;廿四,扫房子;廿五,磨豆腐;廿六,去割肉;廿七,蒸枣山;廿八,贴年画;廿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中国人的过年文化是一种民俗文化,根植于几千年来的乡土乡愁中,沉浸在民族风俗之中。当家人们渐次从远方归来,在忙忙碌碌、洗洗涮涮中不知不觉就把蒸馒头、包饺子、打年糕、贴春联年画的事办完了,而且有章有节,忙而不乱。尤其是操办上一桌好酒好菜,儿孙绕膝、父母欢颜,畅叙别情、共享团圆,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浓浓的年味、简单快乐的氛围就这么荡漾开来。
如今,很多人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不再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童年时光里盼星星盼月亮的过年滋味已经荡然无存。相反地,每到新年“强说愁”,春节变成了对年轻人的逼婚大会,春节聚会变成了攀比炫富会,春节拜年变成了人情宴……过年的烦恼和综合征“让人欲说还休”,大有熊市里的股票“喋喋不休”之意,追根溯源是因为“人情味”“仪式感”的缺乏。
缺少了“人情味”的年,就如同没有了“根”,丧失了“魂”,让浮躁不安的心无处安放。为什么中国人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来自农村?还是那句古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人情味,才是年味里不可或缺的“真味”。农村老家,既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成长故土,又是我们身处异乡时寄托思念的精神家园。淳朴的风俗、语言、交往等,这种乡情乡音和年节礼俗会从骨子里给我们带来亲密感和熟悉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心灵自由。
回农村过年,过的是年俗,品的是年味,恋的是亲友。其实,人情味在,年味就在。不管身处何地,一家人只要能“在一起”,拉拉家常、一起看春晚、一起包饺子、一起旅游……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年节的氛围和幸福的味道。不能见面的亲朋好友,即便是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现代通信手段实时互动,见屏如见面,送问候、送祝福,增进感情。
曾经仪式感满满的年俗,如今早已注入时代元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家打扫交给了家政公司,逢集置办年货变成了网购年货,自己动手的年夜饭变成了酒店团年宴,发压岁钱变成了拼手气抢红包,“父母在,不远游”也变成了“父母在,一起游”的旅游过年;辞旧岁的爆竹声听不见了,被所谓的电子炮仗取代,这是“守住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的需要;“过新年,穿新衣,戴新帽”的物质需求,更多地变成了品年俗、唱新风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年俗的变化,也映衬着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时代在进步,年俗在变化,我们唯有坚守以人情味为根本,合理地继承和扬弃年俗,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才能让丰富多彩的年俗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活力,带来健康,让我们的“年”更加有滋有味、有情有义。
律回春晕渐,万象始更新。让我们仰望春节的符号,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奔向诗和远方,感受时代的脉搏,过一个别样精彩的欢乐龙年!
□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局 刘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