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被自动续费”还需长牙齿的监管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4月18日 A3 版)

  “为了追一部电视剧,我花0.1元在某视频平台开通了7天的VIP会员。”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李女士告诉媒体记者,没想到后来VIP会员被自动续费到今年6月,前后扣款近百元。不少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竟被自动续费长达几年。
  被自动续费的痼疾由来已久,说到底还是玩的“默认套路”,即App平台利用消费合同条款规则的模糊地带设置消费陷阱,通过误导和引诱勾选,实现形式上的合同默认,从而圈定目标客户群体并默认后台自动支付。
  遏制“被自动续费”、维护消费者权益,需要长牙齿的监管。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
  今年7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自动续费的显著提请消费者注意义务,并对违反者设定了更严厉的罚则——由市场监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遏制自动续费,完善法规固然重要,而监管到位,倒逼相关经营主体守法更关键。监管部门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健全针对自动续费套路的治理机制,加强网络巡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侵权线索,该立案立案,该处罚处罚,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倒逼经营者增强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履行必要义务,为消费者营造一个透明、公平、诚信、安全的“续费”环境。广大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试用前详细了解商家规定的试用期及期满后的收费规则,如果遇到退款难、维权难的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期待更多的商家能多一些真诚,少一点套路,不让消费者吃“哑巴亏”。

□李英锋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