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查办车检机构价格串通案获评全省优秀案例
本报讯 日前,湖南省司法厅通报全省2021—2022年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评选情况,由娄底市人民政府选送,娄底市市场监管局查办的“某机动车安全技术综合检验有限公司价格串通案”成功入选20个优秀案例名单,受到通报表扬并向全省推介。
据悉,此次评选涉及全省各市州和各部门,涵盖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卫生健康、自然资源等21个领域,由地区和部门初评报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案例,通过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审查,经过合法性审查及专家评审选出。优秀案例对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包容审慎监管理念等具有典型意义。
2019年,娄底市某机动车安全技术综合检验有限公司串通市内其他10家机动车检测公司哄抬价格,造成机动车检测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严重背离市场竞争客观规律。部分市民对短期内机动车检测收费大幅上涨现象极度不解,消费维权量骤增。
娄底市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移送后,立即对辖区13家机动车检测站有关收费情况进行核查,发现其中11家机动车检测公司公示的收费项目和价格高度一致,涉嫌串通价格,于是立案调查。经调查发现,该机动车安全技术综合检验有限公司采取微信、电话、会议等方式串通市内其他10家机动车检测公司,制定了统一的机动车检测收费标准。2019年7月1日起,该市机动车检测实行新的收费标准,该11家公司的机动车检测价格在原来政府定价的基础上大幅上涨,7座以下车辆上涨120元/台,7—19座车辆上涨220元/台,19座以上车辆上涨280元/台。
该机动车安全技术综合检验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鉴于在接受调查时,该公司能积极配合,如实陈述违法事实,主动提供证据材料,娄底市市场监管局依法从轻处罚,责令该检验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案的其他10家公司也受到相应处罚。
省司法厅指出,本案中当事人价格违法行为较为隐蔽,参与企业较多并订立了攻守同盟,取证难度较大。办案部门通过分别询问、现场检查、获取证人证言等方式,证实当事人之间存在一致性市场行为和信息交流两个因素,从而证明其在短期内哄抬价格的主观故意;积极争取部门联动,联合发改、税务等部门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实行市场调节价后机动车检测成本、价格波动幅度、市场竞争规律等进行综合研判,证明存在串通哄抬价格的客观事实,对类似违法行为查办起到了示范作用。
□罗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