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严把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关
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的标准化、体系化、长效化,安徽省马鞍山市多措并举,深化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守护乡村“烟火气”。
马鞍山市将食品安全“四员”履职情况和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工作纳入食品安全年度、季度考核重要内容。完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报告、调查和处置程序,细化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邀请专家和食品安全监管业务骨干,定期向食品安全“四员”、农村厨师开展知识轮训,围绕集体聚餐的备案管理、食材追溯、加工操作、餐具消毒、人员健康、环境设施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全面推广运用“食安家宴”线上备案管理系统,在线登记集体聚餐举办者信息、举办事由、聚餐人数、承办者、厨师等数据,分级分类开展现场指导和全程监督,做到“线上全周期记录留痕、线下全过程监管服务”。
马鞍山市以和县历阳镇双严社区作为农村家宴“百姓厨房”示范点,参照《和县农村家宴百姓厨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标准,投入50余万元资金,打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完备、分区规范的“百姓厨房”,附近居民的农村家宴原则上在该厨房举办。全面运用“食安家宴”线上备案管理系统,对农村家宴分级分类开展现场指导和全程监督,未获得“两证”的农村厨师一律不得线上备案和操办宴席。自2023年11月份投入使用以来,线上备案农村家宴304户次,涉及2.94万人次。广泛宣传“百姓厨房”食品安全举措,提升群众对“百姓厨房”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利用农村家宴的现场指导时机,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制止餐饮浪费和移风易俗相关知识。
经过近一年的调研和征求意见,马鞍山市食安办出台《马鞍山市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并申报地方标准。该工作指引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报告登记、“四员”现场指导、平台备案、加工过程管理、应急处置、公示管理等关键环节予以规范,同时对举办者、承办者、行业组织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
□何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