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唱响保护创新协奏曲

——西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5月23日 A4 版)

  翻开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单,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数字,折射出全区推动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取得的明显成效,彰显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铿锵脚步。
  截至2023年底,西藏自治区共有有效注册商标61205件,有效专利785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6件,作为地理标志使用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151件。全区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日益浓厚。

顶层设计 推动知识产权增量提质
  西藏市场监管部门印发《西藏自治区“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制定《西藏自治区2023年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推进计划》,还发布《2023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连续2年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2023年西藏自治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对接区外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赴藏开展知识产权开发、评估、交易、托管、投资等服务。

加强执法 全力护航知识产权保护
  多年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2023年首次开展全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评价,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因地制宜设置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维权援助和咨询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工作站,实现地(市)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全覆盖。持续开展“蓝天”“双打”“铁拳”“藏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专项行动,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分级分类信用监管联动。

优化服务 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
  多年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增强企业争创品牌的意识和能力,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在帮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工作中,全区通过优先审查、集中审查等途径,推荐专利申请156件,涉及创新型中小企业129家。2023年,自治区还全面实现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业务本地化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逾3500万元。
  西藏自治区充分挖掘地理标志资源,推动县域产业发展,指导调研朗县辣椒、勒布茶叶、亚东鲑鱼、帕里牦牛地理标志资源挖掘和产业发展,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为支撑高原特色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2023年,自治区围绕牦牛及周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工作,建立牦牛产业专利数据库,通过专利分析指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全区将加强地理标志等特色知识产权培育和专利转化运用,推动西藏知识产权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李瑞雪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