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建成71家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6月06日 A4 版)

  本报讯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在5月28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已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71家,快速维权中心42家。全国主要的大城市、经济强市基本上都建设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地方布局建设了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为创新主体、经营主体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它们是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知识产权快保护的重要支撑。
  郭雯介绍,快保护机构的建设运行注重“三结合”,即与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地方保护体系建设相结合、与知识产权审查工作相结合;加强“两对接”,即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对接,与知识产权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对接,从而推动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快保护工作成效日益突显,快保护服务惠及广大创新主体。今年1至4月,全国快保护机构共受理维权案件3.5万件,平均办理周期为2周;受理专利预审请求8.5万件,通过预审的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保持在3个月以内,极大地便利了权利人获权维权。目前在快保护机构备案的企事业单位已超过15万家。2023年,全国快保护机构共发布专利分析导航报告833个,开展公益培训活动2142次,培训人数达41.3万人次,服务创新主体的作用更加明显。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以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为主体,以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为支撑,建设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加强快保护机构建设布局,形成以纳入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的快保护机构为支点,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为延伸,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管理办法。鼓励地方依照纳入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的快保护机构业务范围和运行标准,推进本辖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等保护机构建设,加强工作统筹和监督管理。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纳入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的快保护机构布局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地方知识产权快保护网络初步建立,快保护机构省级覆盖度达90%,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基本覆盖副省级城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基本覆盖千亿级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强化快速协同保护能力提升,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优化快保护机构绩效考核和第三方满意度评估指标。鼓励采用人才引进、政府雇员等方式充实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力量。培育打造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保护能力过硬、服务对象满意的“高精优”快保护机构。

□晓 春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