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法

——重庆创新举措筑牢特殊食品安全防线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8月08日 A8 版)

  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特殊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沉心静气打基础、建机制、促规范,切实筑牢特殊食品安全防线。

着力在制度机制上做“加法”
  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的安排部署,细化完善管用有效的制度机制。该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1号文件印发,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此基础上,该局不断拓展“1+N”的制度体系(“1”即《意见》,“N”即贯彻落实《意见》建立完善相应制度),覆盖生产经营全环节。制定出台重庆市地方标准《特殊食品经营规范》,配套印发《规范经营店评价参考标准》,制作专门的宣传视频和资料,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促进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

着力在除险清患上做“减法”
  近年来,在扎实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的基础上,该局组织开展巩固提升工作,累计查办违法案件1000余件,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常态化推进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制定了《重庆市特殊食品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操作规程》,系统梳理并动态更新《特殊食品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事项清单》至第十版,细化“四查”流程(查什么、谁去查、怎么查、查到以后怎么办),落实“四见四化四有四专”(见事、见人、见地、见时,具体化、流程化、责任化、场景化,有措施、有责任、有行动、有效果,专门台账、专人负责、专题研究、专项解决)工作要求,提升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针对性、靶向性和有效性,努力让监管始终跑在风险的前面。

着力在责任落实上做“乘法”
  紧盯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健全责任链条、形成责任闭环,持续释放贯通协同、同题共答的“乘数效应”。
  以贯彻执行市场监管总局《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为契机,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学习交流等方式,指导企业全面厘清责任要求,将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包保督导的重要内容,督促企业自觉履行法定责任。建立了市局监管处室—区县局监管科室—基层所—村(社区)协管员四级工作体系,构建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监管格局,确保监管责任层层落到实处。推动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融合贯通、“三位一体”同向发力。

着力在短板弱项上做“除法”
  直面基层监管能力不足的客观实际,该局采取多种方式分级分层开展培训,针对监管重点难点适时发布工作提醒或指引,增强基层监管的规范性、专业性,推动实现“能管、会管”“管得住、管得好”。
  强化数智赋能,建设阳光工厂,试点产品追溯,构建多维度风险研判机制,形成多跨协同、闭环运行、高效联动的监管新局面,有效解决监管力量不足、手段滞后、合力不强的问题。组织对特殊食品经营行为不规范、医疗机构经营使用特医食品两个监管难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持续深入开展“五进”宣传活动,拍摄公益广告、新闻宣传节目,制作宣传视频,发布消费提示,编写科普知识问答手册,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引导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未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将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交上特殊食品安全的高分报表。

□陈忠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