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知产品牌 激发创新动能
——湖北省十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湖北省十堰市新增专利授权1951件,PCT申请10件,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3件,较上年同期增长34.13%;有效发明专利达1594件,有效商标注册量36509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27件。正如这组数据一样,十堰市知识产权工作犹如雨后彩虹,为开放包容的城市蓄能添彩。
唱响十堰绿色品牌
近两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文件,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按照“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规划布局,十堰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中心建设,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打造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运用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据统计,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341家,建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2个,兑现企业奖励资金600余万元,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数据增幅稳居全省前列。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在今年年初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该局党组书记、局长方孝春提出打造“十堰地标宴”,做好“绿色文章”,助力乡村振兴。经过半年的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梳理30余个地理标志产品,68个地标呼之欲出,房县“地理标志体验馆”建设已初见雏形。
同时,该局积极培育上报荆楚品牌培育工程项目7个,打造“丹江鲌”“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房县黄酒”等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获“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金奖1个、提名奖4个。“房县香菇”列全国香菇区域品牌第6位。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8月初,郧西县某生物材料公司以17件石墨烯等先进新材料发明专利为主,完成10亿元知识产权实缴注册资金登记。
如何让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真正赋能企业发展?该局制定专利转化运用实施方案,组织4所高校盘活400余项存量专利,重点企业全部入库,申报全省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活动3场。持续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研究出台质押融资管理办法,探索商业秘密质押融资,开展专题宣传,融资额累计突破8亿元,惠及企业100余家。
4月25日,在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知识产权转化对接展示活动中,为38家企业授牌授信,5家企业获金融机构授信3990万元、10家企业获奖补35.3万元。
在市、县均设立综合性服务中心,商标窗口实现一窗通办,争取武汉代办处设立十堰工作站。“惠知产”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400余家,挖掘和申报专利500余项、完成商标转让100余件。推荐7项专利参加全省高价值专利大赛,2项专利获推荐参选第25届中国专利奖。
护航守正创新发展
健全专业化、多元化知识产权援助体系,构建全链条大保护格局。该局积极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办知识产权纠纷多元高效调解研讨会,全覆盖建设知识产权工作站。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开展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授牌、公开庭审、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等活动,出台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信息共享机制工作方案,建设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家。支持茅箭区、竹山县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项目。
今年以来,全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落地,办结专利案件4件、电商案件47件、诉前调解案件136件、咨询90件,处理海外维权纠纷1件。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6件,实现县市区知识产权执法(含专利裁决)全覆盖。同时,该局先后与河南省南阳市、陕西省安康市等12地市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累计查办案件500余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7个。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对十堰市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王 波 许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