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服务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2011年12月16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立。
202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吉林市被列为第五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20年6月29日,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揭牌。
2020年9月10日,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正式成立。
……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吉林省在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始终脚步不停,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2023年,吉林省第二大、第三大贸易对象国分别为韩国、日本,对韩、对日出口额分别约37亿元、28亿元。不过,不断抬高的进口产品市场准入技术门槛,也在给吉林省对日韩出口贸易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原来,日本、韩国是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较多的国家,2023年,日本共发布216条通报,韩国共发布101条通报,其中涉及的生物制品、食品加工、无线电、通信、家电、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均与我国重点出口产品密切相关。
对此,市场监管总局高度关注,积极指导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加强对日韩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和应对,最大限度破除壁垒。
吉林省市场监管厅依托省标准研究院,不断加强吉林WTO/ TBT通报咨询中心、吉林东北亚标准研究中心建设,聚焦东北亚区域开展以标准为代表的技贸措施相关通报评议、市场准入、标准比对等全链条工作,打造日韩特色标准法规文献资源库,力求“送策入企、引智促贸”,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对日韩以及其他地区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吉林省存在外贸企业底子薄、人才少、视野窄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吉林省市场监管厅从建设外贸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推动打造跨部门合作平台和东北亚特色信息平台。一方面,凝聚全省各部门力量共建“吉林省商事法律服务工作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技贸措施、法律查询、投资贸易、原产地证明等“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推动建立“吉林WTO/TBT通报预警平台”和“东北亚标准法规信息服务平台”,每季度编印《东北亚标准化简讯》《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标准化》等参考资料,为外贸企业提供最新信息专报,受到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吉林省市场监管厅积极融入国家级技贸措施工作平台,与市场监管总局技贸措施通报评议中心、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贸促会等就技贸措施服务加强合作,加入“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服务联盟”,促进服务能力互补共建。
在国际合作方面,吉林东北亚标准研究中心在省市场监管厅指导下,持续支撑中日韩三国政府间召开的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并基于我国外贸企业实际需求,主导推出物联网、无人机、冰雪旅游安全标志等5项合作提案,成功推动我国主导和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提升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吉林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优势产业外向度,增强特色产品竞争力,逐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等为主导的出口产业,出口附加值显著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显著增加。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打造多层级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吉林产品顺利出口东北亚国外市场。
□本报记者 邵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