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遍八桂 多元力量护安全
广西打造“八桂食安”志愿服务新模式






在广袤的八桂大地上,常常可见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身着统一服装,佩戴统一标识,活跃在校园、企业、乡村、社区、景区及各单位,或通过“随手拍”“随时报”参与监督,或以山歌传唱普及知识,或举办宣讲培训,或提供咨询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及时发现、纠正并反馈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以多样方式积极投身食品安全治理实践。
他(她)们来自不同领域,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八桂食安”志愿服务队员。
自今年8月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相继印发了《关于组建“八桂食安”志愿者队伍及加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八桂食安”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等7个文件,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区、市、县、乡四级已组建“八桂食安”志愿服务队437支,招募志愿者1.04万名,开展“六进”等志愿服务活动660余场次,惠及群众164万人次。
“桂姐姐”加盟,增添巾帼力量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力量在食品安全共治中熠熠生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与妇联的联合推动下,各地纷纷成立“八桂食安”桂姐姐志愿服务队,她们成为八桂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发挥了妇女在食品安全共治中的桥梁作用。
贺州市市场监管局携手市妇联,组建了覆盖市、县、乡的23支“八桂食安”桂姐姐志愿服务队,共计502名志愿者,吸纳了各界杰出女性代表及爱心人士。她们结合自身行业特色,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成效与特色食品产业发展。
同时,贺州还定制了巾帼服务菜单,为食品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服务。通过先培训再上岗的方式,开展课堂培训、现场讲学等活动,深入企业走访,助力桂姐姐志愿者成为食品安全知识科普的行家里手。每月为社区、企业提供一项服务,结合实际需求制定服务事项清单,由企业、群众点单,桂姐姐志愿服务队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自“八桂食安”贺州桂姐姐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0次,收获广泛赞誉。
北海市创新组建“八桂食安”女民兵护卫队,作为食品安全社会义务监督员队伍的有力补充,为保障北海市食品安全贡献巾帼力量。在创新市场监管“三定职责”与“四级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市场监管蓝+女民兵红”的监督新模式,聚焦解决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实现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执法+女民兵监督+社区网格服务+包保干部督导”四位一体融合嵌入,以有力度的监督、有尺度的管理、有温度的服务、有深度的督导激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活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建新格局。
督促引导经营主体诚信合法经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广泛收集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征集肉类产品、“特供酒”等违法犯罪线索。当好食品安全引导员,领着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氛围。
外卖骑手变身监督员,履行社会责任
广西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建外卖骑手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外卖骑手每天到各餐饮店铺取餐,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天然优势。
“老板你好,我是食品安全社会义务监督员,这厨余垃圾太多了,要及时清理。”“你们的健康证快到期了,请尽快到疾控中心健康体检哦!”
近日,外卖骑手社会义务监督员杨德权在一家小吃店发现了厨房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以及健康证临期问题后告知店家,店家迅速整改。
河池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成立了“小个专”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增强了志愿者队伍的党建引领作用,强化了基层治理力量。通过充分发挥外卖骑手志愿者传播食品安全理念、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作用,河池市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同时,河池市还印发了《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制定了《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职责清单》,明确了平台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站长、外卖骑手的工作职责,促进了志愿服务的规范化。
外卖骑手志愿者们还充分发挥了“触角”作用,当好食品安全侦察兵。他们积极开展“随手拍”“随时报”活动,对无实体门店上线经营、未公示证照、健康证过期或未公示、未使用食安封签等11项行为进行随时记录拍照。对轻微食品安全隐患,他们提醒商家立即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他们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充分发挥了食品安全“流动岗”“侦察兵”“情报员”的作用。截至目前,“八桂食安”河池市志愿服务队已招募外卖骑手志愿者202名,共发现食品安全隐患477个,现场提醒并立即整改426个,反馈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处置51个,停止平台交易服务5家,立案4件。
百色市与美团、饿了么两家平台合作,组建了4支外卖小哥志愿服务队,积极助力制止餐饮浪费。198名外卖小哥化身食品安全“社会义务监督员”,在外卖配送中积极推广食品安全和节约用餐的理念,引导顾客进行“光盘行动”,号召大家在点餐时合理选择和餐后将剩余的食物打包带走,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为进一步守护边疆地区食品安全,东兴市市场监管局与美团东兴分公司联合组建了一支由约100名美团骑手组成的“国门东兴食安”骑手志愿服务队。骑手们充分发挥近距离接触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消费者的优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面对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外卖骑手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问题的“活探头”、政策法规的“宣传员”、食品安全的“监督员”。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东兴市食品安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到食品安全工作中。
山歌传情,唱响食品安全最强音
“(女)树上喜鹊叫喳喳,颁布食品安全法;八桂食安志愿队,宣传本法进万家。(男)食品安全志愿队,奉献爱心有作为;运用山歌来宣讲,做好宣传依法规……”在八桂大地上,山歌响起,八桂食安志愿者以最朴实、最接地气、最易接受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柳州市少数民族志愿队走进龙潭公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结合海边疍家民族特色,将食品安全法规政策自编自导自演成好听、好看、好记的三句半、咸水歌,把食品安全知识融入台词、歌词,推动食品安全深入人心;宜州市刘三姐山歌志愿服务队则结合少数民族特色,将食品安全知识创作编排成本地方言,通过嘹亮的山歌将食品安全理念带进乡村传唱;武宣县志愿服务队也走进乡村,通过壮族山歌传唱食品安全责任观,提升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而国家非遗文化——龙州县天琴组合则通过现场表演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保健食品防骗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进”活动,全面覆盖显成效
“油炸食品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食用易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和冠心病。肥胖还会导致糖尿病、痛风等病症,因此不宜经常食用。”志愿者在学校生动讲解食品安全知识。而企业方面也表示:“感谢你们上门提供送法送教服务,让我们企业的检测能力得到提升,也让我们认识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行动上。”这些只是各地“八桂食安”志愿服务队开展“六进”志愿服务活动的缩影。
为发挥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在社会治理、监督及宣传方面的作用,构建广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新格局,“八桂食安”志愿服务队结合社会高度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幽灵”外卖、肉制品掺杂掺假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单位等“六进”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进校园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和营养卫生常识;进农村宣讲采食野生蘑菇等有毒动植物、误饮自泡药酒、误用亚硝酸盐等行为的危害性;进企业指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生产经营标准规范;进单位、进社区、进景区开展澄清食品安全谣言,警惕“特供酒”、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广告陷阱等宣传活动。同时,他们还收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舆情引导,回应社会关切,获得群众认可,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全区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7.96%,保持在较高水平。
下一步,广西将加强工作创新,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新模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营造全民共建、社会共治、人人共享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持续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报记者 袁 赞
(本版图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