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建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1月09日 A7 版)

  本报讯 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碳计量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大会期间,中国计量院联合4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建立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加强碳计量技术协同创新研究,联合提升碳计量能力水平,加快构建科学碳计量体系,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碳计量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眼睛”,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建立后,将围绕碳计量关键共性技术和碳计量溯源技术,集聚优势资源,解决重点行业领域紧迫性、急需性碳计量问题,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测量能力,提高碳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围绕碳计量发展需求,联合进行科研攻关、项目申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应用。同时,建立渠道,为“双碳”工作提供高水平的计量技术规范供给。积极开展与“双碳”领域计量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交流与合作,协助开展技术规范宣贯工作,推动碳计量规范化发展。加大碳计量人才培养,联合策划并实施高级研修班、专题研讨会、研究生培养等多元化教育培训,积极倡导并实施各单位间互访计划与挂职实践项目,推动人才的跨领域流动与经验的广泛交流。
  截至目前,我国先后批准筹建4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分别落地内蒙古、广东、山东、福建。这4家中心聚焦不同碳排放重点行业,积极开展碳计量技术研究和碳计量服务建设等工作。其中,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聚焦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重点行业,以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区域计量测试中心)为主体,联合山东省计量院共同筹建。作为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聊城市将充分发挥碳计量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聚焦黄河流域有色金属行业碳计量需求,积极开展碳计量技术研究、碳计量服务能力建设和检验检测等工作,努力打造碳计量区域交流协作新格局。

□李兆敏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