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各地积极推动集贸市场计量监管新规落地生根



本报讯 (记者 李秋菊)3月1日,新修订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宣贯力度,严格执法,推动新规落地生根,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计量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办法》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引入智慧监管,有望终结长期困扰消费者的缺斤短两乱象,为集贸市场注入诚信基因。自去年12月《办法》发布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宣贯规章,及时组织培训执法人员、集贸市场主办者,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消费者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2月13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计量技术机构严格按照规章要求开展计量监督执法、检定校准等工作,推动计量监管服务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发展。
为市场监管部门更好执行新规、经营主体更好落实新要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全面组织开展宣贯培训,邀请《办法》起草人对规章进行详细讲解,提升一线计量监管、执法、检定人员监督执法和技术保障能力,帮助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知悉并落实主体责任。为加强区域协同,该局特别邀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市场监管部门20余人共同参与。
3月1日《办法》施行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依照《办法》,对电子计价秤是否具备作弊功能、是否通过强制检定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排查,有力打击计量作弊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3月3日,湖北省十堰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以计量新规正式实施为契机,到农贸市场向经营者讲解查办“鬼秤”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规范市场计量行为。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将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整治,加大对集贸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的监督、处罚力度,保障市场经营秩序。
河南省林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辖区集贸市场主办者,结合一系列典型案例,讲解新规,并指导其现场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该局还组织各市场主办者和市场监管基层计量执法人员到安阳蓝天市场、三家庄市场观摩,学习基层计量监管以及市场主办者计量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
四川省德阳市市场监管局制定缺斤短两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市区集贸市场、便民服务点和生活广场主要通道进出口规范设置公平秤,并对集贸市场内经营户电子计价秤开展全覆盖上门检定服务。
为更好发挥公平秤作为百姓“放心秤”和商户“监督秤”的作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实施《商品交易场所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首创全市统一的公平秤位置标志和导向标志,使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和使用公平秤。目前,已在全市212家食品集中交易市场设置统一位置标志和导向标志的公平秤416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借助市场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多元渠道,以政策图解、典型案例、消费警示等丰富形式,广泛宣传《办法》相关内容,并印制宣传手册,在全区集贸市场公平秤放置处等醒目位置张贴,直观提醒市场主办者及电子计价秤使用者严格遵守,切实履行计量管理义务。该局还结合地方标准《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集贸市场》,对全市集贸市场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作出部署,以宣促治,推动经营户规范计量行为,共筑诚信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