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营养健康建设 护航特医食品消费
——绽放“小蓝花”科普宣传进养老机构侧记




“要想身体好,营养不可少。营养是决定健康的第一要素,吃饭要养成4∶1的习惯,就是夹4筷子菜然后夹1筷子肉,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4筷子肉1筷子菜,大鱼大肉吃得太多,营养反而摄入不足。要从科学地应用特医食品开始,来促进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3月14日,在“绽放小蓝花,助力基层营养健康建设”走进北控恒颐复建之家科普宣传活动中,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主任医师张晓伟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享,现场参加活动的复建之家居住老人及附近社区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积极互动、沟通交流,并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鼓掌声。
“绽放小蓝花,助力基层营养健康建设”科普宣传活动由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指导,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组织,是市场监管总局3·15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提高基层营养指导能力。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特医食品品尝台、产品展示台和“小蓝花”宣传海报,让参与活动人群真正感受到特医食品就在身边。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的营养需求而研发的配方食品。作为营养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特医食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2022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实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为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以来,总局特殊食品司陆续指导协会开展“小蓝花”科普系列活动,宣传特医食品科学使用,引导特医食品企业规范生产、标识产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北控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发展)负责人在致辞时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北京市率先开展国有企业试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聚焦社区养老服务,并通过特医食品等特殊食品应用,提高基层营养健康支持能力,为适老化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国有企业北控健康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健康)率先引入特医食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3·15绽放小蓝花”科普宣传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特医食品,共同推动特医食品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健康福祉和银发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控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养老业务和特医食品使用推广的相关情况,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医食品的推广还与基层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营养咨询等活动,帮助中老年人建立科学的饮食观念,筑牢基层健康防线。”该负责人说。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新闻宣传司相关负责人,北控发展、北控健康相关负责人,营养科医生、社区居民、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本报记者 周 萍
阅读延伸
我是特医食品专属标志——“小蓝花”
我深含寓意
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爱心四叶草和手托叶,4片爱心四叶草由代表着中国元素的中国结相凝结,寓意着传递安心、守护健康、凝聚力量,符合特医食品营养支持特殊疾病状态人群的特性。大家记住我的样子了吗?
我的不凡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触和使用特医食品,我的出现为特医食品提供了“身份标识”,凡是经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批准的特医食品,都可以在主要展示版面左上角或者右上角上标识我的模样,便于大家识别、记忆、宣传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吗?
由于特医食品食用人群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上世纪80年代末,基于临床需要,特医食品以肠内营养制剂形式进入中国。按照药品进行监管,经药品注册后上市销售。
为了满足人们对特医食品的食用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分别于2010年、2013年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9923—2013)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特医食品的定义、类别、营养要求、技术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和生产规范等作出了规定,明确特医食品的配方应以医学和(或)营养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均需要经过科学证实。
什么是特医食品?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定义,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使用。
特医食品如何分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无乳糖配方食品或者低乳糖配方食品、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者氨基酸配方食品、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和母乳营养补充剂等。
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医食品,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和适用人群,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以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医食品。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以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者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医食品。常见的有: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呼吸系统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肝病全营养配方食品,肌肉衰减综合征全营养配方食品,创伤、感染、手术及其他应激状态全营养配方食品,炎性肠病全营养配方食品,食物蛋白过敏全营养配方食品,难治性癫痫全营养配方食品,胃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全营养配方食品,脂肪酸代谢异常全营养配方食品,肥胖、减脂手术全营养配方食品。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以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医食品,不适用于作为单一营养来源。常见的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有:营养素组件(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碳水化合物组件),电解质配方,增稠组件,流质配方和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