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消费在“浙”里 “惠企利民”成色足

——浙江各地开展3·15系列主题活动侧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18日 T23 版)

  □近日,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太平所联合多部门举办“共筑满意消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市民积极参与答题互动,当天共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接受咨询90余人次。 □丁施施/摄


  □台州市路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守护银龄消费主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用本地方言和村里老人进行互动,告诉老人如何快速辨别食品标签是否合格,组织其收看关于低价旅游等方面的反诈短视频,建立科学消费理念。 □梁 迷/摄


  □3月14日,由永康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年主题宣传活动暨大司巷放心消费街区创建启动仪式举行,工作人员积极向市民科普消费维权知识。 □夏 磊/摄


  □3月13日,永嘉县市场监管局走进县机关幼儿园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小朋友们树立科学、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 □永 轩/摄


  □近日,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联合街道走进农贸市场,开展以“共筑满意消费”为主题的3·15宣传活动。图为3月12日,工作人员在翁洲菜场发放宣传资料。 □余 冰/摄


  □近日,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区消保委与宁波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联合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润童心 维权伴成长”3·15青少年消费维权主题活动。 □周 瑾/摄

  去年以来,浙江省以“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为总牵引,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去年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为90.46,连续三年上升,全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7亿元。
  浙江省政府出台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意见。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牵头29个省级部门,对标对表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源头监管,着力整治服务行业的“霸王条款”,提升服务消费质量;严格查处消费市场上美容美发价格违法、食品安全、保健品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指导整改“问题”格式条款820条,依法清除“霸王条款”179条;共查处401件保健品违法案件,罚没1265万元;检查电子计价秤9.1万台,查处不合格秤2272台。
  在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强化源头监管的同时,浙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锚定“打造消费环境最优省”目标,聚焦放心消费扩容,实施消费单元培优行动。充分运用金融赋能、信用激励、流量扶持等手段,动态培育了一批放心商店、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民宿、放心金融和通信网点等放心消费单元,创建放心消费商圈(街区)486个,完成635家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放心消费覆盖了百姓日常消费行业领域,全省消费环境实现全面升级。
  浙江省不断强化退换货保障,引导符合条件的放心消费单元作出无理由退换货承诺,部分商家带头推出“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和“60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全省发展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数量占长三角地区总量的40%以上。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消费投诉调处能力,该省推广ODR(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提高调解效率。目前,全省有10320家企业加入ODR,去年全省自行化解消费纠纷64.79万件,有效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
  浙江还以省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出台《浙江省放心消费单元建设指引(试行)》,鼓励引导商家以公开承诺“六个放心”(安全放心、质量放心、计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为基本标准,建设成为放心消费单元,实现经营主体自律。此外,还实施金融赋能,农商银行向2.71万家放心消费建设单位发放“放心贷”1300.31亿元,为企业商家节约利息成本超1.6亿元;实施行业联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放心消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实现省域全覆盖,全省已有85对服务区参与商品服务“同城同价”承诺;有54对服务区实施“先行赔付”制度,嘉兴、衢州、舟山等地实现“先行赔付”全覆盖。

□曹荣辉 罗金红



杭州打造放心消费新高地

  本报讯 3月12日,杭州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放心消费嘉年华”活动举行。活动以“放心消费”为主线,发布年度维权成果,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助力杭州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
  活动现场发布的《2024年杭州市消费维权工作白皮书》显示,杭州市2024年通过多渠道接收投诉举报193.3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2亿元。在民生关切领域,全市闭环处置不合格食品1907批次,建成放心消费承诺单元4.9万家、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元1.9万家。
  活动当天,杭州市消保委正式推出24小时在线AI助手“杭小消”。该助手可实时解答消费咨询,填补了维权服务时间空白。
  针对网络餐饮安全,杭州市联合饿了么推出“随手赞、随手拍”项目,鼓励消费者和外卖骑手监督商家后厨卫生。平台通过“点赞”激励优质商家,对问题商家将开展联动监管部门整治。
  杭州市在全国首创的“放心消费收款码”也进一步实现扩容升级,新增杭州联合银行、建德农商银行等合作机构,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消费者扫码支付时便可查看商家承诺,遇纠纷可“一键”发起维权。合作银行还为商家提供信贷优惠,强化“放心消费”金融支持。

□刘丽芳



嘉兴高质量推进消费环境建设

  本报讯 2024年,嘉兴市着力打造“放心消费在嘉兴”品牌,在全省放心消费指数(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测评中连续五年位列第一。全市共接收消费投诉举报8.7万件,挽回消费者损失2300万元。
  质量提升享品质消费。嘉兴市实施重点消费品和服务消费质量提升行动,加大对“海宁皮革”“平湖箱包”“桐乡毛衫”等地域名牌的推广力度,形成“加强政策引导+区域品牌特色品牌深度打造+构建多元化品牌体系+优化品牌发展环境”的全链条推进机制,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
  重点建设促放心消费。嘉兴市创新打造“幸福里”放心农贸市场,成功创建“放心”市场131家;在高速服务区推出“同城同价”“异地异店退货”等特色服务,制定出台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放心消费示范建设指南》团体标准,嘉兴服务区被网友称为“最美高速服务区”;在景区推行“阳光菜单”“先行赔付”等措施,实现消费纠纷“不出门”解决。
  单元建设助舒心消费。嘉兴市打造“无忧退换”品牌,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超3万家,覆盖餐饮、文旅、交通等38个行业领域;培育无理由退货单位1万余家,设置消费维权站358个。以嘉兴服务区、西塘景区等为试点,嘉兴市推动“民声一键办”与消费维权站联动,让旅客诉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响应和处置。

□嘉 轩



绍兴3·15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讯 今年3·15期间,绍兴市市场监管局、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绍兴市消保委积极响应中消协将“消费维权日”升级为“消费促进日”的工作部署,策划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惠企利民活动。
  据悉,活动突出围绕“促消费、保质量”两大主题,组织开展多场展销活动、品鉴会;围绕群众密切关注的逃生类消防产品,开展专项抽检活动。活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线上以直播带货为主,主会场邀请部分“头部”主播开展“直播带货+达人巡播+大屏联动”活动,宣传推介上虞伞件、诸暨珍珠、嵊州小笼包等特色产品。此外,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保委还发放消费券,市民最高可领取6000元的家装消费券。
  各区、县(市)也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推出各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如,柯桥区举办地理标志产品品鉴会和消防安全“百万共训”活动、上虞区在伞业小镇开展活动、诸暨市开展珍珠市场线上直播、嵊州市举办“小笼包品鉴周”。
  数据显示,2024年,绍兴市消费品质量合格率94.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工业消费品合格率为9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食品类消费品合格率达99.4%,同比上升0.2%;药械化类消费品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孙 良



宁波启动“甬市优消费”行动

  本报讯 3月13日,宁波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2025年“甬市优消费”专项行动,聚力打造放心、安心、舒心、暖心的消费环境市域品牌。
  专项行动从消费全链条治理入手,通过实施消费供给“优品质”、放心消费“优承诺”、消费市场“优秩序”、消费维权“优效能”、消费环境“优生态”5项子行动15条具体举措,促进消费潜能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据悉,今年宁波市将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新培育消费领域“品字标”企业12家,新研制“两新”标准20项以上;加大对高风险低信用主体抽查检查力度,实施平台经济“健康体检”“白名单”制度,强化消费者投诉集中领域针对性治理;守住消费基础安全底线,确保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品质量合格率93%以上;新建消费教育基地14个,开展消费宣教活动130场以上,提高消费者依法维权能力。
  聚焦经营主体,宁波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健全合规指导服务链条,实施经营主体“入市第一课”机制,推动更多行业企业加入放心消费承诺行列。聚焦消费者,则将致力于消除消费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应公开尽公开”。
  宁波将做优做强一批消费环境建设“宁波样板”。如,高标准建成30个“甬尚好市”、50家“共富作坊”等品质消费集聚空间,推进“无理由退货损失险”在全市400个商圈推广实施。

□王 前



湖州严把“秤准量足”关

  本报讯 3月7日,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该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州质检院)组织相关消费维权义工和新闻媒体深入市区各大农贸市场,针对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现象开展专项消费体察,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消费环境。
  据悉,此次检查随机抽取了湖州中心城区的凤翔、垄山、新华路三大农贸市场内的生鲜、果蔬、干货等摊位,检查电子计价秤43台,均未发现缺斤短两的情况,所有电子计价秤都经过强制检定、计量准确度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和市消保委工作人员积极向商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要求商家严格遵守计量法规,不得使用不合格或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强调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倡导商家自觉维护市场计量秩序。
  在消费体察现场,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现在多数人的手机质量是相对固定的,可以将其放在商户的秤上进行比对。如果称重结果与手机实际质量相差超过10克,该秤可能存在计量不准的问题,消费者应当引起注意,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孙建新 费 烨



丽水打造特色消费维权义工队伍

  本报讯 近年来,丽水市消保委积极推进消费维权义工队伍建设,提升消费维权志愿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已组建14支消费维权义工志愿服务队伍,共招募消费维权义工330人。
  据悉,消费维权义工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外卖员、快递员、教师、律师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义工组织,丽水市消保委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指导全市积极打造特色消费维权义工组织。通过举办消费维权义工志愿服务提升培训班,特邀专家授课,传授消费维权知识,使义工们全面掌握消费维权工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该市涌现出“范大姐放心消费义工队”“老李帮忙团”“雷哥消费维权义工队”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消费维权义工组织,李光亮等一批义工荣获浙江省“最美消费维权义工”称号。
  丽水市消保委还特别注重发挥青年义工作用,引导青年参与消费维权监督和服务。据悉,市本级已联合丽水学院组建“大学生消费维权义工队伍”,庆元、青田、松阳等地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年消费维权义工队伍。
  丽水市紧扣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让消费维权义工广泛参与监督检查体验活动,提升消费纠纷化解能力。

□魏笑林 张晨珏



舟山构筑消费者权益保护新格局

  本报讯 今年3·15期间,舟山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消保委协同合作,以“放心消费浙里最美”为主题,精心推出纪念、宣教、维权、执法四大行动,深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聚焦纪念行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暨全省“放心消费嘉年华”公益活动舟山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新城海城广场隆重举行,各县区局也纷纷组织各具特色的广场主题活动。活动现场还设立消费维权案例警示长廊,发放宣传册,开展“你点我检”“秤具检定”“特色产品辨假识假”等活动,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聚焦宣教行动,该局积极推动消费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街区,并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个性化知识套餐。如,在老年社区开设“银发课堂”,揭露保健品会销骗局;在校园开设青少年网络消费课堂,引导青少年理性消费;在电动自行车销售街区开设安全使用流动讲堂,现场演示电池规范充电操作,普及安全使用知识。
  聚焦维权行动,该局建立完善3·15期间应急指挥体系,实行局领导带班、业务骨干24小时值守制度,确保消费维权工作时刻在线;推出“快接快处快结”机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聚焦执法行动,该局聚焦多个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立案查处食品类案件32件、虚假宣传案件6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3件。同时,运用AI视频巡查技术对网络餐饮商户实施“阳光厨房”全覆盖监管,责令56家问题商户整改,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水平。

□傅晓凡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