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消费环境引领 激发经营者内生动力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地方解读之四
政策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部分,对突出创新引领、注重标杆带动、鼓励区域先行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尤其是对如何激发经营者内生动力作出特别强调。
内容解读
一是充分认识经营者在优化消费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经营者作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参与者,既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消费体验的直接塑造者。其经营行为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地位尤为重要。
经营者是优质商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经营者通过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经营者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主体,不仅承担着优化消费环境的主体责任,更是推动放心消费建设的关键力量。只有充分激发经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构建起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诚信为基石的健康消费生态,实现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和消费活力长效释放。
经营者是市场消费安全的关键守护者。经营者作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经营行为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和消费体验。只有他们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规范服务流程、履行售后承诺,提升市场整体信任度,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消费风险,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所以,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行动力是维护市场消费安全的核心力量,对推动消费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营者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经营者作为市场活动的核心主体,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拓展市场,可以不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同时,经营者通过诚信经营、规范竞争,能够有力促进行业生态健康发展。此外,经营者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政策建议,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总体而言,经营者是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对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营者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参与者。经营者作为市场活动的核心主体,其经营行为直接影响市场的公平性与规范性。通过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公平竞争,经营者能够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乱象,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经营者通过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行业自律,有利于推动形成良好的市场规则和秩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重在激发经营者内生动力。
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需要多措并举持续激发经营者内生动力,这样才能确保优化消费环境建设动力不竭、方向不偏、作用不减。《方案》对推动产品升级、丰富信贷产品、创设保险品种、加强宣传推介赋能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推动产品升级,是提升经营者竞争自信的基石。产品升级不仅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提升,还包括产品功能的完善、设计的美观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等多方面。只有不断推动产品升级,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为经营者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强经营自信。
丰富信贷产品,是助力经营者自我造血的关键。创新放心消费信贷产品,如“消费场景贷”“商户经营贷”“信用循环贷”等多样化产品,能精准满足经营者资金周转、设备升级、市场拓展等需求。另外,通过大数据风控和智能评估,可以降低融资门槛,提升审批效率。丰富信贷产品不仅可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更能增强经营者的“造血”功能,形成“资金支持——经营提升——消费增长”的良性循环。
创设保险品种,是解除经营者后顾之忧的根本。探索开发“无理由退换货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通过为商家提供退换货风险保障,鼓励经营者主动承诺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信任感,提升消费信心。同时,保险机制还能够分摊商家因退换货产生的成本压力,推动更多商家作出放心消费承诺,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助力构建“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加强宣传推介赋能,是营造行业自律诚信经营的支撑。通过宣传推介,可以提升放心消费主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信任感,从而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同时,宣传推介还能引导经营者增强诚信经营意识,推动行业自律,促进消费环境的整体优化,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地方实践
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经营者在消费环境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在实施消费环境引领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生动实践案例。
推进金融赋能,让经营者竞争韧劲更大。浙江着眼放心消费基础单元提质增效,推动省农商银行“量身定制”“放心贷”专项贷款产品,推进减息让利,为放心消费单元提供便捷、足额、低价的融资服务。截至2024年12月底,共服务全省放心消费单元19.74万家,为2.71万家放心消费单元发放“放心贷”1300.32亿元。仅去年就为放心消费单元减免相关手续费0.85亿元,节约利息成本2.13亿元。
探索保险赋能,让经营者践诺底色更足。浙江积极探索“线下无理由退货损失险”试点,试点城市宁波已将服务推广至8个重点消费行业、901个无理由退货点位,保障消费者退货金额366万元,实现经营者获利、消费者无忧,参保商圈投诉数量同比下降13.6%,参保服装连锁品牌实现线下门店“零投诉”。金华武义则打造“整圈授信”新模式,试点商圈“整圈授信”3.5亿元,商圈内“放心贷”贷款商户26户,贷款余额1229.18万元。
强化示范引领,让经营者经济收益更高。浙江积极开展放心消费提优行动,全省96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放心消费全覆盖,其中54对实施“先行赔付”,85对作出“同城同价”承诺。去年,省商业集团所属72对服务区实现营收2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2%,做法入选总局典型案例;省珠宝协会组织会员单位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放心消费,全省黄金珠宝销售规模连续5年增长,线下年均增速13.5%,线上年均增幅达22%。
注重宣传推介,让经营者获得感更强。浙江在全国率先举办“放心消费嘉年华”促消费公益活动及日常各类促消费活动。2024年3·15期间,全省联动开展“放心消费嘉年华”线上线下公益活动70余场次,累计销售额达3.8亿元。去年,省文旅部门组织促消费活动超2000场,推出惠民举措800余项,发放文旅消费券超1亿元;省商务部门举办年货节、消费促进月、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节、老字号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1700余场;省市场监管部门打造“放心消费浙里说”“放心消费大声说”“这里好市监”等微视频平台,讲好放心消费故事,综合提升放心消费影响力。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