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取经”探丝路
湖州质检院为企业“抽丝剥茧”解难题
本报讯 5月9日,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取经之旅”在浙江湖州展开——来自广西宾阳古辣镇的桂兴丝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兴丝绸)团队,走进湖州质检院生丝检验实验室,探寻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机会难得,这回就是来当‘学生’的。”在湖州质检院生丝检验实验室,桂兴丝绸负责人韦岑岚仔细观察生丝检测全流程,频频记录要点信息。对于企业在日常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均匀、清洁等问题,积极向工作人员提问。
茧丝绸行业普遍存在检验标准执行不准确、检测结果差异大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销售。为此,湖州质检院创新推出检验开放的服务机制,以“开班授课”的方式,让企业了解检验检测全流程,便于自检自查发现检测问题。桂兴丝绸是“检测开放班”的企业学员之一。
如何让企业更直观地了解检测差异?湖州质检院“抽丝剥茧”展示生丝检测全流程,通过随堂小考、比对检测等多种方式,让企业参与体验。
带着桂兴丝绸的学习小组,湖州质检院纤维检验部主任杨娟亚在样品处理、设备使用、数据记录等关键环节,现场一一演示操作,并就生丝清洁检验具体疵点的判定尺度及灯光照度对洁净检验的影响等难点问题,为企业答疑解惑。
“来,我们现场小考一下。”杨娟亚把企业带来的生丝产品拿出来,让技术人员和企业质控部门分别进行目光比对,查找检验结果差异的原因。
完成初步检测后,技术人员对样品进行对比操作,用一组组检测数据分析环境要素变化引起的检测结果变化。“真没想到,细节这么重要。以前只知道要按照标准操作,今天一看才明白,检验检测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和实验室环境影响这么大。”看着操作记录和检测结果,韦岑岚感慨之余算起了效益账,“早发现这些问题,我们每年就能在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时效性上节省不少开支,这趟来得太值了。”
针对检测领域的堵点,湖州质检院打通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壁垒,推动生丝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已服务企业14家。
□孙建新 刘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