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开发区发布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标准体系
“飞轮计划”同步启动
本报讯 5月8日,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质量管理提升分享会暨产业标准宣贯会,发布全省首个《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标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同步启动“飞轮计划”品牌质量集成改革方案。
作为金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承载地,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24年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产值达494.5亿元。在龙头企业的领跑下,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集聚50余家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配套企业,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60%。
金华市计量质量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专业领域现行标准共132项,充换电基础设施领域现行标准共66项。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称,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的竞争当前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制胜,开发区分局将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支撑、品牌赋能,增强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韧性,提升整体竞争力。
《体系》结合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特色,系统梳理产业链标准图谱,按照产业专用、相互独立、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了三级架构,将产业链细分为“核心材料——整车制造——配套设备”三大板块,包含6个二级类目、16个三级类目,梳理77种代表产品,收录国际、国家、行业等各层级标准154项,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实行、可依据、可追溯的“行业大纲”。
“《体系》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完善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链设计,规范了相关产品在生产的质量、流程和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使零部件的生产与整车的配套能够更紧密、科学、合理,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的可评价性。”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会上还发布了《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品牌质量“一件事”集成改革“飞轮计划”工作方案》。《方案》明确,通过构建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强链驾驶舱”,启动质量人才、质量提升、标准创新、品牌建设、检验检测五大“飞轮”,为产业链提供明晰的质量提升路径和持续的动力来源。
□胡晨歆 卢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