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途”的小马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2月18日 A2 版)

  小马名叫马金强,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检大队的副大队长。尽管他很年轻,却已经是经检工作的行家里手,并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办案能手。在大队里,同事们常开玩笑:人家说老马识途,咱家的小马也能“识途”。
  会“识途”的小马爱研读办案书,反复学习办案知识。在办公室里,同事们常常看到他手不释卷的身影。这也促使他在办案过程中对自己要求精益求精。一次,一家企业投诉另一家企业商标侵权,涉及案值30万元。一些干部想,商标侵权涉案金额已达到移交条件,可以办理移交手续。可小马对当事人递交的材料却看了又看,还翻起了《商标法》和相关法律书。很快,他拍了拍脑袋:“我发现了!”原来,侵权商标上的字体与商标使用权人商标上的字体不同,一个是宋体,一个是仿宋体。“字体不一样,就不是‘相同’而是‘相似’,这样的案件我们可以办理。”最终,在小马的主办下,该案件顺利办结。
  会“识途”的小马爱钻研办案方法,努力拓宽办案领域。作为青年执法骨干,小马不甘于“等案子”,而是和其他同志一起“找案子”。网络案件案源发掘,是小马的一项“绝活”。在大队这几年,他和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成了“好朋友”。空闲的时候,他就会利用这些搜索引擎去查找、登录企业网页,办理了多起网络虚假宣传案件。时下,随着微信朋友圈粉丝队伍的日益扩充,他也把网络办案的阵地推移到了这一网络平台。有一次,他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查找功能,发现2公里左右有一“微友”在销售PPR管,浏览他的朋友圈内容,小马发现里面有许多关于这位“微友”小作坊的照片。“可能这是个无照经营PPR管的窝点。”小马心想。果然,在小马的几番试探联系下,这个位于城乡接合部附近隐蔽性极好的小作坊被“一窝端”了。
  会“识途”的小马爱总结办案经验,创新整合办案思路。每次办案结束,小马总会一个人静静地整理案卷,同事们一般都不会去打搅他。因为同事们都知道,等他整理好案卷,就会来找大伙儿“聊天”了。“聊天”的内容,无外乎这个案子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不足。至于小马自己,回过头去就会把跟同事们分享的点滴全部记录下来,再反复推敲,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新的收获。参与办案这几年下来,光是记录办案收获的笔记本,他都已经写满了厚厚的三大本。同事们还笑称,他藏了一套办案的“葵花宝典”。
  小马,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工作生活要求很严格的人。他觉得工作贵在执着和坚持,只要是匹马儿,无论是小马、中马还是老马,总要学会“识途”,走对经检执法这条道儿。

□孙建新 俞 敏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