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布儿童服装玩具质量抽检结果
七十组样品合格率不到两成
吉林省工商局日前委托通化市工商局对标称广东等地生产的儿童服装、玩具商品进行了抽查检验,共抽取70组样品,其中不合格样品57组,不合格率为81.4%。
不合格儿童服装危害健康
本次检测的儿童服装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使用说明项不合格。使用说明项虽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安全,却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要求的。吊牌和洗水唛是服装使用说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引导和指导消费者合理选购产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企业信誉、促进产品销售的作用,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体现产品特征、反映产品特殊性能和使用方法的重要形式。
另一个问题是色牢度不合格。色牢度是指经过染色的纺织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各种因素作用(如日晒、水洗、汗浸、摩擦等)后,能在不同程度上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色牢度差的纺织产品碰到水、汗渍、日晒或物理摩擦时,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康。
不合格儿童玩具危及安全
抽检结果显示,儿童玩具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理安全性能不合格,主要表现为有易脱落的小零件和有可能划伤皮肤的锐利尖端。玩具上松动的小零件,毛绒玩具上未粘牢的眼睛、鼻子,玩具上掉落的纽扣,玩具汽车上的轮子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儿童窒息,引起安全事故。小零件危害是最常见的玩具危害,也是导致玩具产品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3岁及以下儿童对于把东西塞入口中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因此,相关标准都禁止该年龄段的儿童玩具含有小零件。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把非食物的物体塞入嘴巴的情况已不常见,但仍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所以标准允许该年龄段的儿童玩具存在小零件,但必须标注警示说明来提醒监护人注意。
另一个问题是警示语和标识不合格。警示语对儿童使用玩具以及家长挑选玩具时具有警示作用,可以引导消费者正确购买以及提醒消费者安全使用,是玩具产品中必不可少的文字内容。
吉林省工商局要求自抽检结果公布之日起,不合格商品经营者依据公布的信息,停止销售和下架不合格商品。辖区工商机关要对本辖区市场上销售的不合格商品组织清查,对不合格商品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理。
□荆雳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