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手段 建立动态档案

丰县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路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3月29日 A2 版)

  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集中整治不法行为,食品安全状况明显改观。该局紧紧抓住食品源头治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4个环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落实,群众对食品消费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日益提升。
  自2014年起,丰县将建设特色餐饮示范店、便民早餐示范店列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建成小江南全羊馆、北村羊肉馆、田园风光农家乐等6家特色餐饮示范店,特色餐饮示范店带动了全县餐饮业提档升级。该县还建成星期六包子铺、西关米线店等30家分布在各个区域的城区便民早餐示范店和36家镇级便民早餐示范店,形成了“5分钟便民早餐服务圈”,改变了原来脏乱差面貌,方便了群众,保障了群众饮食安全,得到群众称赞。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丰县市场监管局注重在创新科技监管手段上下功夫。该局在徐州市率先建立肉制品溯源体系平台,重点加强猪肉及制品全过程监管。在县农委等部门配合下,该局建成养殖环节、加工环节和消费环节3个监管子系统。2家定点屠宰场、50家冷鲜肉店、农贸市场30家屠宰户、14家肉类食品溯源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成,完成了肉类食品从养殖到餐桌全链条无缝隙监管,真正做到了百姓食肉无忧。为更加有效监管面广量大的学校食堂,该局在105家学校食堂全部安装了电子远程监控平台,实现了学校食堂远程监控全覆盖;指导建设完成2家学生营养午餐配送中心,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营养餐配送工作,惠及学生7000余名。
  针对食品安全多头监管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机构整合后丰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铁拳合力保食安”百日专项行动,相关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共立案查处群众高度关注的桶装水、食盐、肉制品等违法案件128件,捣毁黑窝点7个,查扣劣质食品4561公斤,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118户,移交公安机关28件含铝食品添加剂超标案件、7件工业盐涉盐犯罪案件,有力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为全国食品小作坊登记试点县,为引导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健康有序发展,丰县政府结合当地小作坊实际情况,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食品生产小作坊登记证明发放的条件,允许食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品种,强调了各部门的责任和工作任务。
  依托镇(街道)村协管员、信息员,丰县对全县面粉加工、豆制品、卤肉制品等270余户小作坊建立动态档案。同时,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帮扶一批”的指导思想,督促小作坊全面整改。目前,60家试点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已取得登记证明。
  取得登记证明后,经营者信心十足,表示一定要把食品做得干净、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放心、舒心。同时,丰县市场监管局加大对食品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小作坊产品市场准入门槛,完善退出机制,严格小作坊产品的进货查验,切断无证小作坊产品销售渠道,倒逼小作坊进入监管范围,确保小作坊监管全覆盖。

□史恒恒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