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能换真金白银
——安徽省创建“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纪实
近年来,安徽省工商系统以动产抵押登记为切入口,创建“守合同重信用”(以下简称“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守重”公示企业在向金融部门申请融资时,可获得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渠道,有效盘活了企业的无形资产,缓解了市场主体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安徽省工商系统已累计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2140件,抵押金额1057亿元。
源自基层的创新做法
日前,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凭借国家工商总局“守重”公示企业招牌,成功获得了350万元的动产抵押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公司动产抵押部分有400万元,按照通常做法,只能按照30%额度担保,今年上级出台政策,对获得国家级的‘守重’公示企业可以增加授信,最终实现担保额350万元,融资率达到87.5%,并且免收评估费用,缓解了我们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副总经理朱晓玫说。
早在2009年11月,安徽省工商局在淮北农村调研时,发现当地县工商局在动产抵押登记方面有创新做法,涉农的“守重”公示企业在申请贷款、办理抵押时,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当时这种做法尚属试点阶段。
之后,在安徽省工商局持续关注和大力推动下,这种做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13年,淮北市工商局与市金融办联合发文,建立了针对涉农“守重”公示企业的层级授信信贷激励机制。为此,安徽省工商局在淮北召开了全省合同监管工作现场会,推广了淮北市工商局的经验和做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了推进。2015年,宿州、滁州、蚌埠等市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拓展了合同监管服务领域,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抵御经济风险能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无形资产难变融资途径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单靠企业自身积累,发展速度缓慢,甚至会错失良机。“一方面,一些规模小、抵押物少、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融资难度相对较大,急需资金无门路,个别企业为了发展与生存,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但其昂贵的成本又使企业难以承受。另一方面,企业的一些无形资产却待在闺中,难变融资途径。二者如何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安徽省工商局合同处处长卫琳说。
“‘守重’公示活动开展很久了,这一无形资产却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如能把这类无形资产变为融资途径,无疑对企业的融资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宿州市工商局局长叶立民介绍说。去年以来,他们建立和推广“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有效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难问题。“从2015年年底到今年3月,我们已帮扶‘守重’公示企业增信融资24件,融资规模达9000多万元,每件融资都超过了50%的最高融资率。”叶立民接着说。
据了解,“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是以各“守重”公示企业为依托,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守重”公示企业层级,不同程度地扩大市场主体在商标权质押、股权出质和动产抵押贷款时的信用幅度,增加融资额度。一般来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守重”公示企业称号的,可获得增加20%贷款(担保)额;获得省工商局“守重”公示企业称号的,可获得增加15%贷款(担保)额;获得市工商局“守重”公示企业称号的,可获得增加10%贷款(担保)额。
简化流程提高融资效率
“工商部门会同市金融办及相关金融机构开展企业调研,掌握企业资金需求,对企业融资贷款模式进行分析研判,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专门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门槛低、利率低、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贷款便利化。”淮北市工商局副局长戚贤祥介绍说。对工商部门推荐的“守重”公示企业,金融机构优先发放贷款,并在原有抵押物价值50%的基础上,按照“守重”公示企业不同层级分别增加贷款(担保)额。
“去年以来,在企业自主申报、有关部门初审的基础上,准北工商部门向市各商业银行推荐了135家‘守重’公示企业、600余户个体工商户,达成贷款意向2亿元,办理贷款40件,融资金额1.2亿元,增信融资700万元。”淮北市工商局副局长戚贤祥介绍说。
“‘守重’公示企业可直接向各商业银行、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他金融组织提出申请,减少了工作环节,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蚌埠市工商和质监局副局长王智介绍。在蚌埠市,一些获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守重”公示的企业,正积极向银行争取增信额度,而银行也认可“守重”公示企业的信用度,在贷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提高了企业动产抵押的担保额度。
安徽省工商局负责人朱斌表示,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建立“放管服”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面对这种形势,安徽省工商部门要以服务民生、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点,持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效能,综合运用工商职能助企融资,帮扶企业持续发展。
“好信用”能换“大资金”
“诚信对企业融资极其重要。正是得益于近年来我们公司在诚信建设方面的长足进步,才使得‘守重’公示企业这块招牌换得了真金白银,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安徽中元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俊基介绍说。今年年初,他们公司前期抵押贷款没有到期,又急需资金周转,就是凭借国家工商总局“守重”公示企业这块牌子,银行又为他们公司贷款1000万元,信用增信额度超过67%。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把扶持“守重”公示企业发展纳入信贷计划,在信贷授权的范围内给予企业信贷规模上的倾斜。“一是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对‘守重’公示企业融资适当提高动产及不动产的抵押率,并根据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及星级示范户的不同等级,设置不同优惠层级。二是降低融资成本,对不同称号的企业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给予适应利率优惠。三是建立绿色通道,在法律要素齐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对‘守重’公示企业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放贷。”徽商银行宿州分行副行长陶意介绍说。
“安徽省部分地方在省工商局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新路,为企业融资拓展了一个新渠道,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建立‘守重’公示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切实可行,这项工作已列入安徽省工商局的‘十三五’规划,正在全省逐步落实和推广。”安徽省工商局副局长闵义山表示。
□鲍亮亮 赵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