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
——记四川省古蔺县驻村第一书记罗宽仁
四川省泸州市工商局干部罗宽仁自2015年7月到四川省古蔺县华年村担任第一书记,村里发生了很多变化。
华年村的路通了,华年村产业强了,华年村人更乐观了。一年时间里,罗宽仁赢得华年村老百姓的好口碑。
修脱贫路11个月实现“社社通”
刚到华年村,罗宽仁靠自己的双腿,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全村80户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
“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通社路!”罗宽仁介绍说。华年村共有7个社,通村路仅是“路过”其中4个社,这直接导致村内社与社之间的道路不能形成交通网络,村民出行非常困难,产业发展严重受阻。
“摩托车是村民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可是,对于还没有通路的村来说,村民买得起摩托车也用不起。”罗宽仁说。
要致富,先修路。只在11个月的时间里,华年村实现了“社社通”。
“之前罗书记说要修通社路,我晓得困难太多。没想到罗书记干成了!”华年村五社社长王启六竖起大拇指。
“占地、缺钱,是基层修路最难解决的两大问题。”罗宽仁说。据罗宽仁回忆,决定修五社、六社通社路的第二天,他组织村“两委”领导班子召开会议,讨论存在困难。第三天,就动工了。
一说到缺钱,罗宽仁就拍拍胸脯说:“大家不要担心,先干起来,钱的事我来想办法!”遇阻挠施工,罗宽仁就立刻往“钉子户”家里赶。
在罗书记面前,困难总有办法解决。笔者了解到,在发动群众为修路筹资金时,罗宽仁总是自掏腰包,先捐出1000元带头示范。在群众对能否修好路持怀疑态度时,罗宽仁到市、县对口帮扶部门争取资金、申请项目,千方百计补齐资金缺口。当筑路施工与阻挠群众发生争执时,罗宽仁总是到场协调,并连续率村干部、附近群众到阻挠施工户登门讲道理、说政策……
“敢于抛弃原来缺乏规划的老路,7天让700多米长、5米宽的泥石路从无到有,这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王启六激动地说。他介绍,从前,孩子们上学,走小路普遍要20多分钟。如今,家长骑摩托车载着娃儿走新路,不仅安全,而且两三分钟就可以到学校了。
笔者还了解到,在罗书记的带领下,通过上争项目,寻求捐款,发动群众筹资,华年村共计投入40余万元,建成5条通社路,在11个月的时间里,全村实现了社社通公路。
另外,华年村村甲级卫生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题。罗宽仁还带头寻找水源,争取项目,新建一个300立方米的人畜饮水池,待管道架通后,将解决全村90%群众的用水难题。在罗宽仁的积极争取下,华年村已被列为2016年农网改造重点村,保障发展的用电需求将得到切实解决。
建致富路 千万产值呼之欲出
推动脱贫攻坚,设施是保障,产业是基础。
沿着修好的公路来到华年村四社,20名群众正在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辣椒+甜糯玉米”套种技术,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罗宽仁邀请高级农技师到村指导,采用新技术,发展辣椒种植示范基地100亩。
另外,罗宽仁积极联系企业,为华年村的辣椒找到了买主——四川省成都市郫县豆瓣厂。只要辣椒质量合格,村里和厂家可长期合作。
笔者了解到,目前,辣椒基地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可分红。据罗宽仁介绍,一旦辣椒产业试点成功,华年村还将在全村大力发展辣椒产业4000亩至5000亩,按照每亩3000元的产值算,建成后,辣椒总产值可超过千万元。同时,辣椒收获后,村里还准备种植青菜,为江门酸菜厂提供原材料,提高土地附加值,推动增收。
放眼整个华年村,核桃产业更是欣欣向荣。前年,全村种下的1000亩核桃苗,如今长势良好,明年可迎来挂果期。
“目前全村24户立档建卡贫困户中,已有16户参与核桃种植。”罗宽仁说。据他介绍,按照当前的市场价,该产业将成为全村增收的主导产业。
如今,华年村已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家,涉及鸡、猪、牛、羊、辣椒等种植养殖产业,全村养鸡5000余只、养猪600余头、养羊300余只、养牛200余头。
放眼全村,“产业围绕公路转,公路围绕产业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走在乡村的公路上,罗宽仁常常碰到骑着摩托车或开着三轮车,拉着农具、带着笑容的老百姓,他们总会停下车来主动和他打招呼。
“罗书记,又在忙啥子,去我家坐会儿不?”
“不去了,不去了!还要到四社王启师家了解情况,帮忙争取扶贫搬迁政府补贴,空了再来!”
罗宽仁一边回答,一边急匆匆地走了。
□侯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