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支撑 深化数据运用强化科技支撑 深化数据运用 不断提升市场主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水平体服务和监管水平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以整合促运用 实现数据资源有效归集共享
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运用,明确由工商部门牵头推动法人数据归集共享。
一是畅通数据归集渠道。累计投资3639万元,开发建成企业联合征信系统,覆盖63个市级部门、38个区县的近2000家单位,形成了互联互通的数据归集渠道。
二是实现数据集中整合。为解决信息资源碎片化、孤岛化问题,市政府交由工商部门牵头法人数据库建设,依托联合征信系统整合法人数据5520万条,户均拥有信息27条,信息量保持年均30.2%的高速增长。
三是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将开放共享作为体现大数据价值的重要环节,信用信息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工程招标、财政资金补助、清缴欠税欠费、授予荣誉称号和企业上市、融资、投标等领域,初步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以数据优服务 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运用大数据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提升商事服务水平。积极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改革,对“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印章准刻证等证照实行“一表填报、一次申请、网上办理、协同审批、效能监督、统一颁证”,企业整体设立时间缩短至1—3个工作日。
二是强化微型企业帮扶。建设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和“小微企业名录”,实现扶持政策的集中公示和网上申请。建成小微企业大数据分析监测中心,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企业生存发展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扶持政策,全市微型企业三年存活率保持在80%以上。
三是精准去除无效供给。市政府高度重视工商部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将工商年报数据和税务部门纳税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长期未经营的“空壳公司”进行分类处置,上半年已经依法清理“空壳公司”1.2万户。加强年报等数据的分析研判,确保各行业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可测可见、真实有效。
以数据强监管 推动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
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深入运用大数据,提升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提升事前防控能力。建立注册登记监测预警机制,累计发现处置外地异常投资、行业异常变动、设立异常集中等异常情形2558户次,对风险隐患提前介入、先行处置,重庆本土金融类案件发案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二是提升事中监管能力。由工商部门牵头建设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平台,实现市场主体精准定位、准确监管等级自动评定和监管措施主动提示,推动法人数据库与地理空间数据库融合运用,“双随机”抽查效率可提升30%以上。
三是提升事后查处能力。研发情报信息工作平台和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对200多个网络媒介、400多个专业频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证据存证和远程定位,有效解决违法行为“发现难”和网络违法“取证难”问题。重庆打击传销工作连续4年在中央综治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