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的那一抹霞光

——读曹文轩小说《蜻蜓眼》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8月06日 A4 版)

  □

  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获得安徒生奖后推出的最新力作,同样是一部展示高贵人性、为孩子们树立挑战艰难生活榜样的好书。
  出生在大上海的混血女孩阿梅有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因为她的奶奶是来自马赛的法国人。由于她长得像洋娃娃,所以时时处处受到大家的喜爱。然而,到她13岁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这一年,“文革”开始,他们家因是资本家出身而受到冲击。爷爷虽已把家族产业全部上交,但仍被送进养猪场养猪。奶奶因是洋人,被当成了潜伏的间谍,多次受到审查,又被送往砖厂搬砖。祖传的稀世珍宝蜻蜓眼也被造反派的头头抢走了。奶奶最后被剃了阴阳头,为了维护尊严,她选择离开了人世。
  《蜻蜓眼》写了很多困苦,但绝不是单纯地写困苦,而是为了展示困苦中人性的光辉和亲人间的关爱。爷爷为安慰奶奶的思乡症,跑几百里路买回了和奶奶老家院子里一模一样的大杏树。奶奶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不断变卖自己心爱的嫁妆。为了筹钱给奶奶治病,爸爸、妈妈典当了阿梅最喜欢的钢琴。奶奶病好后,又变卖自己的宝石项链换回钢琴。为了给奶奶弄到法国香水,爷爷和阿梅冒险接触外国人,以致爷爷被当成接头的间谍被人围殴。亲人间奋不顾身的情和爱,被曹文轩抒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在恶和丑肆意横行的时候,我们也更多地看到了善和美对伤残人世的修复。抢走蜻蜓眼的造反派,没有在大人们的利诱面前交出宝物,最后却在阿梅单纯、童真的目光下屈服了。孩子的眼睛是最干净的,就像那稀世珍宝蜻蜓眼一样,让善和美更加彰显,让丑和恶无处藏身。爱美的奶奶即使身处困境,依然秉持着对美的一贯追求,维护着高贵的人性尊严。在风雨交加、骨肉离散的残酷现实中,心中不灭的爱和美,就像奶奶手中的油纸伞,虽然有些弱不禁风,却依然支撑起了人性光辉的庇护所,支撑起了可以取暖和栖息的尊贵的华盖。
  曹文轩的作品至纯至美,一贯注重情感和善良的力量。安徒生奖评委会在给曹文轩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蜻蜓眼》也一样,它不只是儿童文学,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光辉、修复人世善美的优秀的济世之作。

□李 季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