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鹩哥
在我记忆中,父亲50岁前是不喜欢养宠物的。他经常对我们姐弟仨说:“做人要有追求,不能玩物丧志!”但是,父亲还是在51岁时,学着养起了宠物。
那是一只鹩哥,是有了出息的弟弟在江苏常州花鸟市场特意为父亲购买的,为的就是给他解闷儿。
父亲一生命运多舛。因小时家贫、兄弟姐妹众多,作为家里长子的父亲,很早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后来,吃“公家粮”的爷爷退休后,让他顶班,他却主动把这难得的“美事”让给了叔叔。再后来,父亲与母亲结了婚,为了养活一家人,父亲跟随县建筑工程队去“闯关东”。此后,连续多年,我们一家人只有过春节才有机会团聚在一起。
有一年,5岁的弟弟实在想父亲,啼哭不止。无奈之下,母亲就托在县城上班的姑姑帮忙照看。不成想,弟弟在县城走丢了,费尽周折,20天后才找了回来。这事父亲知道了,并没有责怪母亲和姑姑,但我知道他心中还是觉得愧对了弟弟,只是不说罢了。此后,为了全家人的生活,父亲更加玩命地打拼,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工程师。
在弟弟上高三那年,城镇户口还是个“香饽饽”。父亲有两个“农转非”的名额,弟弟坚决不要,他说自己一定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并一再坚持把两个名额让给了我和姐姐。父亲听后点头默许,但我知道他又一次觉得愧对了弟弟。
好在弟弟如愿以偿,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还成为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这颇让当时因单位不景气而下岗多年的父亲,一扫内心郁积的沉闷,扬眉吐气,引以为荣。
为了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弟弟、弟妻将他们一并接到了常州。一天早晨,弟弟陪父亲逛街时,看到父亲对街上遛鸟人手中的鹩哥惊奇不已,原来那鹩哥能唱一曲完整的《东方红》。弟弟对父亲说,如果喜欢,可以为他买一只来养。父亲连连拒绝,但弟弟还是于次日花了1000多元为父亲购买了一只。既成事实,父亲姑且养起了这只鹩哥。不久,在父亲的调教下,这只鹩哥能说几句简单的礼貌用语,这让父亲更加视若至宝。
谁也没想到,天降横祸。2004年年末,弟弟和弟妻在上班途中,因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母亲肝肠寸断,失去了寄托的他们,最终决意返回苏北赣榆老家。一同带回来的,还有那只鹩哥。
弟弟、弟妻最初离开我们的那段时间里,父亲除了整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就是时不时地对着那只鹩哥自言自语,借以打发时光。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随手拎着鸟笼,带上那只鹩哥。一天深夜,父亲梦见弟弟在山东青岛开发房产,随即翻身而起,带着那只鹩哥,骑着摩托车到青岛去寻找,直到次日日暮时分,才悻悻而归……
这些年来,父母亲一直都生活在伤痛欲绝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前不久,父亲也因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终于找到了亲爱的弟弟与弟妻!
安葬完父亲,母亲看着那只鹩哥对我说:“儿子,你将它放飞吧!”我爬上平房顶,将它从鸟笼里取出来,抛向天空。那只鹩哥盘旋了一圈,又缓缓地落在笼子旁,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我。少顷,它又钻进了笼子,不肯出来。我有心续养,又怕母亲睹物思人,就对母亲说:“它不走,干脆送人吧。”母亲沉思了片刻说:“也不知谁爱鸟,要送就送街上那个卖鸟的吧,让他给找个好主!”
我拿上鸟笼和一大袋父亲生前购买的鸟食,去了县城西关路的那家鸟店。我向店老板说明来意,老板连连对我承诺,他会把小鸟喂好,并替我们找个真心爱鸟之人!
交付完毕,我转身走时,听到身后的鸟店老板对鹩哥说:“你好,再见!”那只鹩哥也说:“你好,再见!”我强忍了多日的泪水,还是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市场监管局 李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