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盒上标注的焦油含量真实准确吗
一项检测数据表明,实际的数值往往更大
本报讯(记者 喻山澜)烟盒上标注的焦油含量真实准确吗?最新公布的一项检测数据表明,标注的焦油含量往往低于卷烟在被抽吸过程中真正的释放量。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此标注会误导消费者吸烟,侵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10月10日,知名控烟机构北京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公布一组数据,此数据由新探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等单位联合进行检测得出的。
据介绍,上述研究机构近期作了一项名为“中南海卷烟品牌不同焦油含量的卷烟在不同吸烟模式下,卷烟危害物吸入量的相关性研究”。检测中抽取了6款中南海品牌卷烟,其分别是烟盒上标注焦油含量为1mg、3mg、5mg、8mg、10mg和11mg。
在模拟真人吸烟的情况下(使用加拿大深度抽吸法),检测出的所有危害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国内烟草业目前使用的ISO滤片法(烟盒上标注的焦油含量即据此法测试得出)。如烟盒上标注的焦油量为1mg的卷烟,在模拟真人吸烟的情况下测得的焦油量为4.4mg,是烟盒标注量的4倍多;人体的一氧化碳吸入量是烟盒上标注量的3倍多。
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烟草制品管制科学咨询委员会曾指出:烟草业使用的ISO滤片法存在严重缺陷,与吸烟者实际的抽吸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准确反映吸烟者实际的烟气吸入情况。实际上,ISO滤片法早已被弃之不用。
据了解,承担此次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均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及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烟草测试实验室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网络实验室,近年来参加WHO及美国CDC等组织的主流烟雾成分(焦油、苯并[a]芘、醛类、VOCs等)分析方法比对验证及方法修订工作。实验中采用的吸烟机等仪器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专家指出,所谓的低焦油卷烟并不能减少吸烟危害,吸烟没有安全水平高低可言。吸烟时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实际吸入量比吸烟机测得的量更大,其成分也复杂得多,因此不能仅根据吸烟机测试时的有害物质释放量来评估吸烟者的吸入量和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