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女书记的“长征路”

——记河南省栾川县工商局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张华洁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11月03日 A2 版)

  “我们磨湾村原来啥样子,破瓦房,土坯墙,晚上一抹黑。自从工商局的扶贫工作队进驻后,都是小平房,水泥路到户,晚上亮堂堂,人人有活干,户户致富忙,要问啥原因,有了女书记。”谈起河南省栾川县磨湾村近年来的新变化,村民徐书献编起顺口溜夸赞驻村女书记。
  张华洁是栾川县工商局派驻磨湾村的扶贫第一书记。富有开创精神的张华洁为了使磨湾村迅速脱贫,坚定信心,决心走好这条艰难的“长征路”,彻底改变村子贫困落后的面貌。

脱贫不脱贫 支部最关键
  磨湾村属于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现有党员52名,平均年龄50岁,由于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张华洁认为,建好党支部,才是改变村庄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在局党组的支持下,她从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始,结合“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召开两次党员学习会,通过学习和教育培训,该村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明显增强,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开民主生活会的形式,村两委班子在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畅所欲言,解开了思想疙瘩,理清了发展思路,大家奔小康的信心足了。

产业是基础 想干就能富
  磨湾村现有287户农户1150人,耕地面积840亩,贫困户61户228人,因地域面积小,无厂无矿,村民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收入普遍较低。
  张华洁在扶贫动员会上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不如造血”等新的扶贫理念,动员村民把“抢带贫困帽”的思想转变为“抢扔贫困帽”的志气。
  磨湾村空气质量优良,无污染,有袋料香菇种植的传统,虽然产量高,但是品质低。张华洁引导菇农因地制宜发展富硒袋料香菇和灵芝种植,走规模化种植模式,并请农科院专家传授菇农生态种植技术,生产绿色富硒香菇,销量和效益翻番。仅今年该村就新增袋料香菇大棚6个、灵芝大棚2个,预计新增产值500万元。
  磨湾村外有一个自然湖泊,环境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为此,张华洁不顾劳累,四处找资金、立项目。今年8月份,该村环湖道路已经修通,一个以特色餐饮为主,集休闲观光、游泳垂钓、生态农业、水上娱乐为一体的沿湖旅游休闲度假小区建成,成为该村又一支柱产业。

文明精神好 村民乐陶陶
  张华洁在走访中得知,村民文化生活贫乏。为此她决定开展文化提升工程。她和村妇联主任商量,组织妇女晚上跳广场舞。没过多久,磨湾村广场上欢快的舞蹈声吸引了远近村民驻足观赏,沉寂的山村又活跃起来。村里的农家书屋常年闲置,张华洁便当讲解员,引导村民看书。由于她讲得好,进农家书屋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她还把单位大家看后的报刊分享给村民看。
  张华洁还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统一规划,路边设置垃圾箱和公共卫生间,在公路沿线建设文化墙,并引进资金实施亮化工程,目前该村已经安装路灯40多盏,彻底告别了农村晚上一抹黑的状况。
  “只要发扬红军长征的顽强精神,就一定能完成脱贫攻坚这项艰巨任务,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富民目标。”谈及磨湾村的前景,张华洁信心满满地说。

□白全忠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