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以群人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11月05日 A4 版)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所说的“君道”修养,即协同力修养,其核心的管理学原则在于“修身”——管理者首先“治己”,然后才能“达人”。
  伴随着亚洲各国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国学得到日益重视,许多民族企业开始从国学的新视角来看待管理学。
  纵观历史,所有人类活动都在处理这三种关系: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于前两种就不再一一赘述,与管理学相通的“君道”这一概念,偏指人与社会的处事学问。
  儒式管理学的核心就在于虚己从人。古语有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这句话指出了群策群力的重要性,因而作为管理者,先虚己,然后才能成就自己。所谓虚己从人,就是学会“纳善”——纳善言,纳善人,借用外力,为他人着想。
  关于如何“纳”,标准是什么,孔子所提的“同和之辨”其实就已涉及矛盾论的哲学层面。儒家的“和文化”,相当于老子的“阴阳鱼太极图”,也连接着当今的唯物辩证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当利益诉求产生分歧,要做的不是牺牲一方来迁就另一方,而是去找共同点。一个组织、一场谈判,最好的结果都是以共赢为原则,即便“不同”,依然可以到达“和”的境界。
  借反对的声音来找到自己,完全的一致则往往让人失去自我。人如此,组织和国家亦同。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这个观点,晏婴有更为具体的说明:“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大意是说,“和”这个概念就像烹制羹肴一样,各种调味品放进去,用薪火燃煮。厨子负责调剂味道,既不过浓也不过淡,达到和谐。这就告诉我们,“和”因其内在的多样性而区别于“同”,一个组织也因兼具多样化的人才而富有活力。无论管理者或个人,博采众长,兼听则明,保持“纳善”的胸量,才能整合好众多资源。
  如何判断“善言”与“善人”?具备足够的判断力不是件容易事,傲慢与偏见根植于人性的弱点,对此《大学》这样描述:“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所谓“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人们对于特别亲爱、特别讨厌、特别敬畏、特别同情、特别藐视的人都会产生偏见,进而很难全面地看待人或事。所以,“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只能用理智克服狭隘的偏见,这就回到开篇子路与孔子问答的主题中,将“修身”的现实目的加以披露。
  管理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关乎“群人”的艺术。所以,要“会管理”,首先就要“会做人”,能顺人而治、顺势而为,有智识、有胸量。这方面,“修身端行,以俟其时”一直是儒家的入世准则。

□孙嘉宁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