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放、管、治”加强跨境电商监管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12月27日 A2 版)

  本报讯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空港园区自去年2月份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目前已有京东全球购、顺丰海淘和洋码头3家大型电商入驻园区,并注册有物流仓储、货物批发零售、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近150家,弥补了萧山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经济短板,成为萧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新兴业态,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通过“放、管、治”三字诀,助力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
  “放”有原则:一是办事提效率,该局为跨境电商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指导企业的注册办理工作并随时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对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招商局,对符合注册条件的企业集中办理,提高了企业注册效率。二是放宽有要求,指导园区成立商务秘书企业,对园区内企业进行地址托管。园区内配套电商目前均注册在保税大厦,对于公司管理、商品溯源、硬件建设、信息化平台等建设满足监管要求的企业可以适当放宽,但凡是涉及食品经营等特许审批的,严格执行现有标准。
  “管”有手段:一是监管有创新,以扶持产业发展为目标,同时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为落脚点,充分发挥12315、消保委等作用,建立跨境电商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积极解决消费纠纷,同时做好消费争议的线上、线下法律咨询及调解工作。二是监管有规范,通过帮助电商企业构建现代公司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规范企业运营行为。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及时更新企业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督促电商企业在网络广告、“双11”促销、产品质量、产品召回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落实电商企业的主体责任,提升企业的自我管理水平。
  “治”有成效:一是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共治”,初步实现审批“单一窗口”数据共享。二是做好消费者对流通环节质量问题的投诉受理工作,加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支持消费者合理诉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联合消费者提高后续监管的有效性。

□肖 璇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