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宏圣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宏圣口述创业经历——

创业之路“蜜”良机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7年01月20日 A4 版)

  2012年,我从中国农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为了追逐创业梦想,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到了家乡——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三阳镇。在对多个创业项目进行考察后,我选定山区中华蜜蜂养殖,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我创办的宜春宏圣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刚刚接触这一行,我对市场缺乏了解,且技术和资金又严重缺乏,前期亏损严重。这丝毫没有动摇我的创业决心,我认真总结经验,开始技术攻关。
  中华蜜蜂养殖虽是宜春的传统产业,但饲养方式落后,取蜜都是割蜂巢搞破坏,身边并无成熟的技术可借鉴。想要掌握技术,只有靠自己钻研。我跑到湖南省浏阳市、本省铜鼓县等地向老蜂农取经;买来大量书籍,边学边干。那段时间我早出晚归,经常几天几夜不合眼,观察蜂群。
  然而,当我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正准备大干一场时,国产蜂蜜由于抗生素标准与国际市场不同,遭到了抵制。中国是蜂蜜产品出口大国,这导致国内蜂蜜价格狂跌,养蜂业开始滑坡。
  怎么办?该如何避免蜂蜜抗生素超标?我大胆尝试,决定用中草药代替西药防治蜂病。凭着对一些中草药药性的了解,再通过向老中医请教,我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蜜的好坏以及养殖规模取决于蜜源。为了寻找好的蜜源,我翻山越岭,对当地各类植被群的分布以及花期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最后在三阳镇一个叫石岭布的地方寻找到采蜜点。目前,我在石岭布建有9个养殖基地,饲养中华蜜蜂650多箱,年产值60多万元。2013年至2015年,我连续3年被评为袁州区“劳动模范”“科技标兵”;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2015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
  宜春蜜蜂养殖户不少,但各自分散,销售的路子狭窄。几次外出学习后,我觉得如此下去,宜春的养蜂业很难有大发展。必须打响自己的品牌,走产业化发展路子才有广阔的前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打造一个品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通过国家的系列认证,还要解决包装等一系列问题,至少要花掉几十万元。
  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我组织养殖户组建合作社,抱团儿发展。2013年10月,经袁州区工商局(现为袁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审批,我成立了宜春宏圣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宏圣牌商标,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2015年年底,合作社产出天然优质蜂蜜20多万公斤,年产值超过600万元,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以上。这一年,合作社还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目前,合作社社员达到205户,养蜂8800余箱,已发展成为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经济组织。
  一个人能养650箱蜜蜂,这已达到了我个人的极限,我现在更想做的,就是用我的经验和技术,带动更多的群众创业致富。我积极鼓励身边的群众利用资源养蜂,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几年来,只要蜂农向我请教有关养蜂的技术问题,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去年11月,我加入袁州区石岭东垦殖场老科协分会,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种蜂、蜂病防治药品以及养殖设备等,带动了宜春市的宜丰、铜鼓、万载、奉新、靖安及九江市的修水6个县40多个山区乡镇,共1300多户蜂农养蜂致富。

□周常青/整理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