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特色古街 赢得百姓称赞

——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牛街工商所助力辖区发展工作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7年09月14日 A1 版)

  在北京城南有一条街道名为牛街,是北京市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因为拥有历史悠久、规模恢宏的清真古寺而闻名。这条古街不仅具有独特的伊斯兰风格,还蕴含着浓郁的京味神韵、民族文化。
  走进牛街北口,一座琉璃宝顶六角阁楼格外醒目,这是牛街礼拜寺望月楼。牛街工商所与礼拜寺仅一街之隔。多年来,该所干部立足辖区特色,心系民生,助力历史名街发展,得到辖区政府领导和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品牌发展:让牛街更“牛气”
  步入牛街,清真超市和各种清真老字号食品店、餐馆林立在街道两侧。说起牛街的清真老字号,人们提到最多的就属年糕钱、聚宝源和爆肚冯了。家住海淀区的刘大爷每周都要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牛街的聚宝源买牛羊肉,去清真超市买糕点。在他心中,清真小吃是牛街的一块金字招牌,买着放心。
  但长期以来,牛街地区的一些清真食品经营者商标品牌意识淡薄,众多经营者的品牌资源没有整合起来,经常有不法分子打着牛街清真食品的招牌经营,让牛街清真这一品牌形象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2014年,西城工商分局曾对牛街清真企业开展商标注册情况调研,根据收回的25份调查表统计,只有9家企业已有或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很多企业不会对冒用牛街清真品牌的行为进行追究,这使得相关字号、商标被滥用的现象越发严重。
  牛街工商所所长李国荣从小在北京南城长大,对牛街有十分深厚的感情。2013年调任牛街工商所所长后,李国荣带着所里的干部将牛街的食品店走了个遍。根据牛街地区的商业特点,牛街工商所撰写了牛街清真食品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管理的调查报告,制定了牛街地区清真食品品牌建设与保护的若干意见。
  2015年8月,依据工商部门的报告和建议,牛街街道办事处牵头成立了牛街清真食品商会,推进牛街清真集体商标设计和申报工作。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复,正式受理牛街清真集体商标申请。古街驶向品牌发展轨道,46岁的李国荣很欣慰,因为工商所实实在在为牛街的商户办了件好事。

消费维权:让牛街更放心
  牛街工商所有一间“特殊”的办公室——“吴大姐调解室”。2014年3月,牛街工商所根据辖区少数民族群众集中、投诉有代表性的特点,设立了“吴大姐调解室”,由同样为少数民族的吴静梅负责。
  在调解消费纠纷过程中,吴静梅有“绝招”:消费维权是倾听,是引导,是消除矛盾,更是普法,让消费者不再吃‘回头亏’。”她总结了一套管用的工作办法——“一听、二述、三分析、四引导、五解决(释)、六宣传”,前提是熟悉业务、熟悉法律。
  “再难调解的消费纠纷,吴大姐都能想到好办法解决。”副所长黄立东说,“经她调解的纠纷,经营户和消费者没有不满意的。”在消费者眼里,吴静梅是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神,“吴大姐调解室”成为牛街地区的消费维权品牌,也是西城工商分局青年干部学习小组现场教学点。
  今年以来,吴静梅共处理投诉247件、举报289件,办结率均为百分之百。有人问她处理消费投诉难不难,吴静梅说:“困难太多了,干消保的谁没被误解和埋怨过?但只要最终能为百姓排忧解难,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不算什么。”

转型升级:让牛街更出色
  牛街的牛羊肉远近闻名,经营户众多,还有不少老字号小吃。然而,许多商户长期处于家庭经营模式,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做强做大。
  洪记小吃是牛街一家有名的小吃店,“掌门人”洪玉春今年6月到牛街工商所串门。交谈时,李国荣得知洪记小吃店现在还是个体工商户,存在经营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差、合同履约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转成股份制企业,企业遇到重大问题时,可以由董事会来作决策,企业经营的效率会高很多。”李国荣向洪玉春介绍“个转企”的各项优惠政策,洪玉春大受启发。因为家里老人多,观念相对保守,洪玉春特地邀请李国荣到家中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具体讲解相关政策。最终,洪家人一致同意转成企业,小吃店的发展瓶颈问题也迎刃而解。
  今年以来,在牛街工商所的帮助下,共有57户个体工商户转型成为企业。

□本报记者 李 翔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